吏散庭空宿鸟过,冻吟聊复战诗魔。
陶泓面冷真堪唾,毛颖头尖漫费呵。
畏事政宜宾客少,不才偏觉簿书多。
西窗灯闇尊无酒,奈此迢迢夜漏何。
诗句释义:
- 吏散庭空宿鸟过,冻吟聊复战诗魔。
- “吏散庭空”:官员们已经离开,厅堂里只剩下空荡荡的。
- “宿鸟过”:夜晚,归巢的鸟儿飞过。
- “冻吟”:在寒冷中吟诵诗歌。
- “聊复战诗魔”:姑且用诗歌来对抗那些困扰人的思绪或情感。
- 陶泓面冷真堪唾,毛颖头尖漫费呵。
- “陶泓”:可能是指一种陶瓷制品,此处用以比喻某人的面貌或气质。
- “面冷”:形容面部表情冷峻、严厉。
- “真堪唾”:真是可以吐唾沫的地方(意指不值得理会)。
- “毛颖头尖”:形容笔尖尖锐,用于写字时容易伤手。
- “漫费呵”:随意地呵斥(可能因为毛颖头尖而难以使用)。
- 畏事政宜宾客少,不才偏觉簿书多。
- “畏事政”:害怕处理政事(可能因能力不足或不适应)。
- “宜宾客少”:指地方官员较少。
- “不才”:自谦之词,表示自己的能力有限。
- “偏觉簿书多”:觉得处理公文或文书的工作很多。
- 西窗灯闇尊无酒,奈此迢迢夜漏何。
- “西窗”:指西方的窗户,可能指的是一个特定的房间或位置。
- “灯闇”:灯光昏暗,暗喻时间已经很晚。
- “尊无酒”:没有酒杯里的酒可供享用(指饮酒)。
- “奈此迢迢夜漏何”:面对漫长的夜漏声,感到无可奈何(夜漏声长,象征时间的流逝和等待)。
译文:
在寒冷的冬夜里,官员们已经离去,厅堂里只剩下空旷的鸟叫声。我在严寒中吟诵诗歌以抵御内心的纷扰。我不禁想,这陶泓般的面容冷峻到足以让人吐出唾沫;毛颖那般锐利的笔头也让我不得不忍受它带来的疼痛。我感到害怕去处理政事,因为那里的人才不多,而我的能力又不足以应对繁重的文牍工作。现在,西窗下灯光昏暗,连杯中的酒都没有了。面对漫长而遥远的夜漏声,我感到无比的无奈。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寒冷冬季深夜独自一人时的内心感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如“冻吟”,“宿鸟过”),反映了诗人对孤独与寂寞的深刻体验。同时,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刻画(如“陶泓”“毛颖”),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自我反思。此外,诗中还蕴含着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如“不畏艰难”、“自知其短”等。整体上,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情感深度和思想深度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