巽山环拱巽波涵,潇洒茅堂在蔚蓝。
明月倒悬天上下,清风远播地东南。
寻盟鸥鹭闲情适,坐镇鱼龙老气酣。
最爱行藏兼吏隐,诗成应拟百花潭。

【注释】

①巽山:即东南方的山。《尔雅·释地》:“东方之山,日出之所出也。”郭璞注:“东南隅者,东南隅为东,而南隅为南,故曰东南隅。”

②涵:涵泳。指水面波纹荡漾。

③“潇洒”句:指茅草堂屋在青翠碧蓝的湖水中显得格外清幽高洁。潇,水清;洒(sǎ),飘摇。

④倒悬:这里泛指明月。古人认为月有圆缺。

⑤“清风”二句:指清风拂过东南面吹到湖中,传向四面八方。

⑥寻盟:指诗人与鸥鹭结伴,寻找志同道合的朋友。

⑦坐镇:指诗人在湖中静观鱼儿游动,意态悠闲自如。镇,镇压。

⑧行藏兼吏隐:既隐居又做官。行,行为;藏,隐姓埋名;吏隐,做官隐居。陶渊明《归去来辞》中有“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之语,表现了作者的归隐之情。

【赏析】

此诗为题咏东阳湖胜景之作。诗人从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方位对东阳湖风光进行了描绘。首联写东阳湖的自然景观,环顾四周是环绕着的山峦,湖中是涵蕴着水的波纹,茅草堂屋坐落在清澈的湖水之中,环境非常清幽,给人一种恬淡、宁静的感觉。

颔联写东阳湖的月色和湖风。诗人把月亮比作倒挂的银钩,形象地写出了月光照耀下湖面的光辉;把湖风比作远播四方的乐曲,生动地表现出湖风吹拂时的情景。颈联写诗人与鸥鹭结伴而行,悠然自得,坐在湖中的鱼龙身上,神态悠闲自在,充分表达了诗人的闲适之情。尾联则写诗人的志趣,即喜欢隐士和官吏的双重生活,并以此作为自己的理想境界,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于自然美景的喜爱。

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优美动人,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和人文情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