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连翠障开,雨挟银河泻。
中有澹荡人,于焉结茅舍。
朝渔曲水滨,暮猎平林下。
危途策羸骖,汨汨胡为者。
【题解】
《题画竹二首》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这首诗的第二首,描写了竹林中人与自然的关系:竹子高大挺拔,清高脱俗,在竹林中结茅舍,表明人与自然的亲近。第三首,描绘了竹林中的渔夫、猎人的生活:朝出捕鱼,暮归猎兽,生活自给。第四首,描述了竹林中的小路上,有人驱着羸弱的老马,在泥泞中艰难前行,这是一幅生动的画面,表现了作者对竹林中人的艰辛生活的同情。
【注释】
①翠障:绿色的屏障。②澹荡:淡泊闲适的样子。③结茅舍:搭建茅屋。④曲水滨:弯曲的水边。⑤汨汨:水流声。⑥羸骖(léi cen):瘦弱的老马。⑦胡为者:为什么这样做的人。⑧危途:险峻的道路。
【赏析】
《题画竹二首》是杜甫的组诗作品,这组诗以写景为主,通过对竹、渔、猎等场景的描绘来表达自己对自然和人生的独特见解。第一首描绘竹之高大挺拔,清高脱俗,在竹林中结茅舍,表明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第二首描绘了竹林中的渔夫、猎人的生活,他们朝出捕鱼,暮归猎兽,生活自给,体现了他们对自然的热爱和尊重;第三首描绘了竹林中的小路上,有人驱着羸弱的老马,在泥泞中艰难前行,这是一幅生动的画面,表现了作者对竹林中人的艰辛生活的同情。
【译文】
天连着绿草成屏障,雨挟银河倾泻而下。
竹林中有淡泊闲适之人,他于竹林中建茅屋。
清晨渔夫在曲水旁捕鱼,黄昏猎人在林下捕猎。
艰险的小路上有瘦弱的老马,它为何不辞辛劳?
【赏析】
此诗通过描绘竹林的景象,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画面。首句“天连翠障开”,描绘了天空和绿色屏障之间的连接,给人一种开阔的视野和无限的想象空间。次句“雨挟银河泻”则将雨势之大表现得淋漓尽致,如同银河倾泻一般,给人以震撼和敬畏之情。
诗中通过描写竹林中人的形象,进一步表达了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中有澹荡人,于焉结茅舍”,这里的“澹荡人”指的是竹林中的隐士或高人,他们在竹林中结茅舍,远离尘嚣,过着淡泊而宁静的生活。这种生活方式与大自然紧密相连,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状态。
诗中还通过描绘竹林中的日常生活场景,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画面。“朝渔曲水滨,暮猎平林下”描绘了渔民和猎人在大自然中自由生活的情境,他们的活动不受外界干扰,完全融入自然之中,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
诗中通过描写艰险的小路上老马艰难的前行,表达了对竹林中人的艰辛生活的同情。“危途策羸骖,汨汨胡为者”描绘了在艰难险峻的道路上,老马依然坚持前行的情景,虽然步履蹒跚,却始终保持坚定的意志。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正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体现。
此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展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画面,以及表现对竹林中人的艰辛生活的同情,展现了杜甫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