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莲复采莲,仍唱《采莲曲》。若欲知苦心,须食莲中肉。
采莲复采莲,踟蹰一何久。不愁花妒容,惟恐刺伤手。
采莲复采莲,藕亦不可弃。中有不断丝,似妾缠绵意。
采莲复采莲,争如采荷好。花谢叶独存,团圆以终老。
采莲复采莲,湖水清且深。徒能照妾面,不能照妾心。
采莲复采莲,下有孤鸳鸯。秋花不结实,夜夜守空房。
莲开花覆水,莲谢藕在泥。不学青萍叶,随波东复西。
朝采并蒂莲,暮绾同心结。不学杨柳枝,含颦送离别。
莲舟何处来,同住西湖口。郎怜波上花,妾爱泥中藕。
藕有青白节,花有艳冶容。郎心异妾心,三叹掩归篷。
【注释】
采莲复采莲,仍唱《采莲曲》:又唱那《采莲歌》。
须食莲中肉:要吃莲子。
踟蹰(chíchú):徘徊、停留。
惟恐刺伤手:唯恐被莲叶划破手指。
藕亦不可弃:《诗经·卫风·木瓜》:“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这里指藕虽苦也不可丢弃。
似妾缠绵意:好像我依恋不舍的样子。
争如:哪比得上。
湖水清且深:湖面水很清而且很深。
徒能照妾面:只能映照我的容颜。
下有孤鸳鸯:水中有一只只孤单的鸳鸯。
秋花不结实:秋天的花不能结果实。
夜夜守空房:夜里夜宿无依无靠。
不学青萍叶,随波东复西:不学那些浮萍随风漂泊。
朝采并蒂莲:早上采摘连在一起的莲子。
暮绾同心结:傍晚时挽起同心结。
郎怜波上花:郎君爱惜水中漂浮的荷花。
妾爱泥中藕:妾身喜欢泥土中的藕。
青白节:莲藕的外皮。
艳冶容:鲜艳的容貌。
三叹掩归篷:三次叹息后收起船篷回家。
【赏析】
这是一首写女子对爱情执着追求的诗歌。全诗以莲为喻,表现了女子对爱情的执着与痴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恋情的憧憬与向往。
“采莲复采莲,仍唱《采莲曲》。”这两句是说女子又去采莲,又唱着《采莲曲》。“采莲”是本诗的主题,“仍唱《采莲曲》”则是对前面行为的继续。女子在采莲的过程中,又唱起了《采莲曲》,她似乎在通过歌声来寄托自己的情感和愿望,使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感受她的心声。
“若欲知苦心,须食莲中肉。”这两句是说如果想要了解女子的心,就要品尝她口中的莲肉。这句话是对前面的解释和补充,进一步表达了女子对爱情的执着和痴迷。她希望通过品尝莲肉来了解男子的内心世界,从而获得更深刻的感情体验。
“采莲复采莲,踟蹰一何久。”这两句是说女子在采莲的过程中犹豫不决,徘徊很久。这句话是对前面的描写进行补充,描绘了一个更为生动的画面。女子在采莲的过程中,因为犹豫不决而迟迟不能前进,这种迟疑和徘徊的状态使她显得更加楚楚可怜,也更加引人怜爱。
“不愁花妒容,惟恐刺伤手。”这两句是说女子并不担心花儿会嫉妒她的容貌,而是担心被莲刺划伤了手。这里的“花妒容”是指花儿可能会嫉妒女子的美丽,而“刺伤手”则是指女子在采莲过程中可能会被莲刺所伤。这句话是对前面的情感描述进行了深化,展现了女子对爱情的执着和勇敢。她既担心花朵会嫉妒她的美貌,又害怕被莲刺划伤了手指,但她依然毫不犹豫地投入其中,展现出了女子的坚强和勇气。
“采莲复采莲,藕亦不可弃。”这两句是说即使再采莲花也要留下莲藕。这句话是对前面的情节进行转折,描绘了一个更加坚定的决心。女子在采莲的过程中,虽然已经采摘到了莲花,但仍然坚持要将整株莲带回去,不愿意轻易放弃任何一个环节。这种坚持的态度体现了女子对爱情的执着和决心。
接下来的四句,都是女子在采莲过程中的所见所想所感。她看到水中的孤鸯,想到了自己的处境;看到了秋花不结果实,想到了自己的等待;看到了水中的鸳鸯,想到了自己的处境;看到了水中的鸳鸯,想到了自己的处境。这些诗句都描绘了女子在采莲过程中的各种感受,表达了她对爱情的渴望和追求。
最后一联是全诗的高潮所在。它通过对莲和荷的不同比较,突出了女子对爱情的执着与深情。莲虽苦却不可弃,而荷叶却可以在淤泥中生长。这两句诗以莲和荷的不同特点为喻,表达了女子对爱情的忠诚和执着。她虽然面临着种种困难和挫折,但仍然坚持不懈地追求自己的爱情理想。这种精神让人敬佩,也让人感动。
这首诗以女子采莲为线索,通过对莲、荷、鸳鸯等不同形象的描绘,展现了女子对爱情的执着与追求。同时,这首诗也通过对莲的赞美和对爱情的歌颂,传达了诗人对于美好爱情的向往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