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策彤庭被宠荣,遗经三复若为情。
重伤赵璧经时毁,翻恨隋珠彻夜明。
《洪范》有书传太乙,佳城无郭葬长庚。
青云路断甘沦没,碧海尘飞苦变更。
自信为臣当委质,谁能向贼更求生。
家贫寡弱遗妻子,道远存亡隔弟兄。
一旦音容成永诀,十年涕泪镇交横。
茫茫原隰无求处,独立长风送雁声。
诗句翻译与赏析
1. 射策彤庭被宠荣,遗经三复若为情。
翻译:在宫廷内受到宠爱荣耀,一遍又一遍地阅读经典书籍,心中充满了复杂的情感。
注释:“射策”通常指科举考试中策问的形式,这里可能是指应奉兄在科举中取得好成绩。“彤庭”是皇家宫殿的红墙,常用来形容皇宫。“遗经三复”意指反复阅读经书,表示非常珍视和思考。“若为情”则是表达一种难以言说的复杂情绪或感受。
2. 重伤赵璧经时毁,翻恨隋珠彻夜明。
翻译:因为对赵氏璧的严重破坏感到心痛,同时也怨恨隋朝的明珠在夜晚突然变得明亮。
注释:“赵璧”指的是战国时期赵国所失之国宝璧。此处用来形容珍贵之物被毁,引发深深的悲伤。“隋珠”可能是指隋朝时期的珍宝,也可能借喻某种珍贵的事物或人。“伤”与“恨”都表达了因失去或受损而引起的强烈情感。
3. 《洪范》有书传太乙,佳城无郭葬长庚。
翻译:古代文献中有关于《洪范》的书籍流传下来,将我的遗体安葬于无人守护的墓地之中。
注释:《洪范》是古代的一部重要典籍,涉及政治、伦理等方面的内容。《太乙》在这里可能是书名或特定术语,具体含义需根据上下文判断。“佳城”指美好的家园,这里指亡故之人的安息之地。“无郭”表示没有城墙围绕,意味着墓地简陋或偏僻。
4. 青云路断甘沦没,碧海尘飞苦变更。
翻译:我本想通过青云之路实现志向,如今却只能沉沦其中,遭受无尽的痛苦;我的人生如同被大海中的尘埃覆盖,经历了无数的变迁。
注释:“青云路”通常象征着高远的目标或仕途,“甘沦没”表明了作者的失望和无奈,认为自己的抱负无法实现。“碧海尘飞”则形容世事变化无常,人生如尘埃被风卷走,无法自主。
5. 自信为臣当委质,谁能向贼更求生?
翻译:自认为可以为国家尽忠,但我也知道背叛国家的人会寻求生存。
注释:“委质”意为归顺、效忠,“贼”在这里可能指的是敌人或不忠之人。“谁”在此句中起到反问的作用,强调忠诚与背叛之间的对比。
6. 家贫寡弱遗妻子,道远存亡隔弟兄。
翻译:家境贫寒,子女年幼,我和妻子被迫分离,兄弟也因路途遥远而无法相见。
注释:“家贫”说明家庭经济状况不佳。“寡弱”表示孩子年幼且体弱多病。“弟兄”在这里特指兄弟,可能因为地域距离或其他原因导致不能团聚。
7. 一旦音容成永诀,十年涕泪镇交横。
翻译:一旦失去与亲人的声音和面容,就再也无法见到他们,十年来泪水纵横,心情一直都很悲痛。
注释:“音容”指声音和面容,是亲人之间常见的交流方式。“永诀”意味着永远的离别。“涕泪”表示眼泪不断。
8. 茫茫原隰无求处,独立长风送雁声。
翻译:原野辽阔无垠,没有人烟的地方我无处可求,只能一个人孤独地站在大风中,听着大雁的叫声。
注释:“原隰”指的是平原和低洼地带,可能是诗人居住或活动的区域。“长风”形容风势很大,给人以孤独和凄凉之感。“雁声”增添了一种秋天的氛围,暗示诗人所处的环境可能也是萧瑟的秋季。
诗歌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充满哀愁和怀旧情感的作品。诗人以科举得名开始,表达了对官场生涯的期望和对知识的尊重;但随后转入个人生活的描写,展现了他对家人的思念和对兄弟的牵挂。诗中还反映了社会动荡和个人遭遇的不幸,以及诗人在逆境中的痛苦挣扎。最后两句更是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死别离的无奈和对于亲情的渴望。整体上,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刻的主题探讨,展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