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光彻夜看龙出,海气作秋如雨来。
水槛寻常群客在,洞庭七十二峰开。
凭将日月回双毂,揽取乾坤注一杯。
况是神仙好居此,珊珊飞佩下蓬莱。
译文
天光彻夜看龙出,海气作秋如雨来。
水槛寻常群客在,洞庭七十二峰开。
凭将日月回双毂,揽取乾坤注一杯。
况是神仙好居此,珊珊飞佩下蓬莱。
注释
- 宜达楼:这是诗中提及的一座楼名,可能是作者所在地的建筑或某个特定地点的名字。
- 天光彻夜看龙出:这句话描述了一个景象,即整晚可以看到天空中的龙(云)缓缓升起。这里的“天光”指夜晚的天空光线,“龙出”则形象地表达了云雾缭绕的景象。
- 海气作秋如雨来:描述了海上的天气情况,如同秋雨一般,给人以湿润凉爽的感觉。这里的“海气”指的是海洋上的气息,“作秋如雨来”则是形容海风带来的凉意仿佛秋天的雨一样。
- 水槛寻常群客在:水边的栏杆旁常有客人聚集。这句描述了人们在水边的栏杆旁聚会的场景。
- 洞庭七十二峰开:洞庭湖周围有七十二座山峰,这里可能是指其中的一些山峰,或者是整个洞庭湖地区的景色。
- 凭将日月回双毂:这句诗借用了古代神话中驾车的神话故事。传说中,驾车的人可以凭借驾驭日月的能力,使得日月的车轮转动起来。这里用“双毂”比喻日月,形象地描绘了这种力量。
- 揽取乾坤注一杯:这句诗意味着拥有天地间的一切精华都汇聚于一杯之中。这里的“乾坤”代表了宇宙万物,而“注一杯”则是一种夸张的表达方式,暗示着拥有这一切是多么的珍贵和难得。
- 况是神仙好居此:既然这样的环境如此适合修行成仙,那么居住在这里无疑是一种福分。这句诗表达了对这种环境的赞美之情。
- 珊珊飞佩下蓬莱:最后一句诗以“珊珊”形容佩带声,可能是在描述佩戴着美丽的玉佩,从蓬莱仙岛下来的情景。这里的“珊珊”给人一种轻盈飘逸的感觉,与仙境的氛围相得益彰。
赏析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宜达楼周围的自然景观和人文环境。首句通过描绘夜晚的云龙景象,为读者营造了一个神秘而又壮丽的背景。接下来的几句则具体描述了宜达楼的位置、周围的自然环境以及人们在此聚会的场景。通过这些细节的描述,诗人不仅展现了宜达楼的美丽景色,也传达出了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引入了“日月回双毂”和“揽取乾坤注一杯”等意象,运用神话传说中关于驾驶日月的典故,表达了对于天地精华的向往和追求。同时,诗人也在最后两句中表达了对于仙境生活的向往和赞美,这种表达不仅增加了诗歌的浪漫色彩,也让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向往之情。
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有细腻的自然描写,又有丰富的想象力和象征意义。诗人通过对宜达楼及其周边环境的描绘,展现了一个既有现实生活气息又富含诗意的美好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