绣衣持节照青春,彩服趋庭溯绿津。
门吏共迎鹦鹉近,邦人争看凤雏新。
瞻乌渚屋沉吟久,驻马郊扉下问频。
出入只教都不识,每将民瘼细敷陈。

【注释】

绣衣:古代官员的服饰。

节:指符节,皇帝授予大臣的凭证。

彩服:彩色的衣服。

趋庭:快走至庭院前。

鹦鹉近:鹦鹉飞近门。

凤雏:比喻有才德的人。

瞻乌渚屋:在乌江边徘徊沉吟。

郊扉:郊外的门户。

出入只教都不识:意思是说,自己出入朝堂,人们并不了解他。

民瘼(mò):百姓的疾苦。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诗人送岳彦皋赴湖北任省亲,并作此诗相赠。

“绣衣持节照青春”,这是首句。绣衣,即锦绣之衣,这里指官服;持节,即持节杖,表示有官职;照青,意为照亮了春色。此句是说岳彦皋穿着华丽的衣服,手持符节,照耀着春天的景色。接着写他身着华美的服装,快速地走向庭院。

第二句:“彩服趋庭溯绿津。”彩服,即彩色的服装,形容衣着华丽;趋庭,即快步走过庭院;溯绿津,即逆流而上,渡过碧绿的江水。这句是说,岳彦皋穿着彩色的服装,快步走过庭院,逆流而上渡过了碧绿的江水。

第三句:“门吏共迎鹦鹉近,邦人争看凤雏新。”这句话的意思是,门吏一起前来迎接岳彦皋的来临,百姓们争相观看他的风采。这里的门吏,指的是朝廷中的官员,他们一同前来迎接岳彦皋的到来。而“鹦鹉近”和“凤雏新”则是用来形容岳彦皋的才华横溢,如同凤凰一般高贵。

第四句:“瞻乌渚屋沉吟久,驻马郊扉下问频。”“乌”是乌江的简称,“渚”是水中的小洲,“沉吟久”是说岳彦皋在乌江边徘徊沉吟了很久,而“驻马郊扉下问频”则是说他在郊外的门户下频频停留,询问事情。这里的“沉吟久”和“问频”都是用来形容岳彦皋对事情的深思熟虑。

第五句:“出入只教都不识,每将民瘼细敷陈。”这句话的意思是,岳彦皋出入朝堂时,人们并不认识他。而“民瘼”则是百姓的疾苦,“敷陈”则是陈述。这句是说,岳彦皋出入朝堂时,人们并不认识他,而他则常常把百姓的疾苦细细地向皇帝陈述。这里的“出入只教都不识”和“民瘼细敷陈”都是用来形容岳彦皋的谦逊和对百姓疾苦的关心。

整首诗通过对岳彦皋的形象描绘和对他的行为举止的描述,展现了他谦虚、谨慎、关心百姓疾苦的品质。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岳彦皋的赞赏和敬仰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