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州榜平曲,姚江舟下堆。颇闻蔡邕墓,绿草生荒培。
何妨片时驻,为致千载哀。鄞江州所治,城郭拟双隈。
过桥访程叔,草径岂无媒。治术竟萧瑟,此心无乃灰。
丹丘我乡里,白发身未回。灵溪寻药草,自可细沿洄。
应逢石桥瓜,露熟含丹腮。稽首别尊者,遥瞻雪毰毸。
传语诺讵罗,独宿胡彼敦。因之游雁宕,海舶帆高桅。
崎岖水帘谷,舆笋劳山抬。玉女婉相待,窅若闻微咍。
忽忆金华人,乳慕啼初孩。应将仰北斗,慎勿问南陔。
初平牧羊处,白石卧霜荄。临高发清哦,宁知念虺尵。
兰溪柁伊轧,严濑水喧豗。羊裘傲万乘,鸿名腾九垓。
摄衣愿为作合掌,坐笑轩冕空尘埃。䲭夷浮江怒行汐,寒音吼雪牙欸欸。
归来一笑凤凰下,孤山正发林逋梅。先驰一枝寄河上,幽窗远答然龙媒。
诗句原文:
东道佳胜方蓬莱,不独四明与天台。
一从钱塘判吴越,好山无数东南来。
政如飙风作海气,水涌巨涛黏风高作堆。
鳌掀鳄举聚鳞甲,龙君拥节驱群能。
众子各各起头角,振迅爪鬣争从陪。
老蜃长嘘作宫宇,自献所宝刳其胎。
鳅鲵戏斗触乃怒,健撞劲额破厥。
虾蟹不得宁须臾,𩪕竞奔推。
天公不复令水处,置诸平陆居乎哉。
所以岩峦洞穴互参错,从以培塿尊崔嵬。
锐者若剑戟,峻者为楼台。
译文:
在东边的路途上,有美丽的风景就像蓬莱仙境一样。不仅浙江的四明和天台是如此。从那时开始,我从钱塘出发,去到了遥远的吴越,那里有很多壮丽的山脉向东延伸。正如风卷起海面,掀起巨浪一样,海浪也汹涌澎湃地拍打着风。大鲸鱼和鳄鱼都聚集起来,仿佛在守护它们的领地。各种山峰都在争夺着它们的位置,像是在争斗一样。老鲸鱼在吐息时,就像是在建造宫殿一样,将海底的所有宝藏都展示出来。小动物们也在争斗着,相互攻击,让海洋充满了混乱。然而天公不再允许水生动物居住,而是把它们移到陆地上来住。于是岩石、山洞、洞穴等自然景观相互交错着,形成了壮观的风景。尖锐的部分如同利剑和利戟,险峻的地方则是高楼和建筑。
注释:
- 东道佳胜方蓬莱:这里的“东道”,指的是通往东方的道路或方向,而“佳胜”则形容这里的风景非常美丽。蓬莱是传说中的神仙居住之地,此处可能是诗人描述自己所经过的地方如同仙境一般。
- 不独四明与天台:四明是今天的宁波,天台是现在的台州,都是中国著名的旅游胜地。这句话表达了对沿途美景的赞美,不仅是东部地区,连四明和天台这样的著名景点都不例外。
- 一从钱塘判吴越:钱塘即今天的杭州,是古代的一个重要城市,也是诗人的出发点。“判吴越”意味着诗人从钱塘出发,前往吴越地区。吴越是春秋时期的一个国家,位于今天的浙江省一带。
- 好山无数东南来:这句话描绘了从吴越地区到诗人所在的东南方向,山峦连绵不断的景象。诗人用“无数”强调了山脉之多,给人以丰富的视觉感受。
- 政如飙风作海气:这里用“政如”开头,是一种比喻,将风比作海风。“飙风”意为猛烈的旋风,形象地描述了风的力量和速度。“作海气”则是指海风席卷而来,带来了强大的力量和影响。
- 水涌巨涛黏风高作堆:这句诗通过动态的描写,形象地展现了海浪的壮观场面。“水涌巨涛”描绘了海浪汹涌的动态,“黏风高作堆”则形容海浪与风的相互作用,使得海浪堆积如山丘一般。
- 鳌掀鳄举聚鳞甲:这里的“鳌”指的是巨大的海龟,“鳄举”形容鳄鱼在水中翻滚的情景。“聚鳞甲”则是指众多的鱼类聚集在一起,形成了一片生动的画面。
- 龙君拥节驱群能:这里的“龙君”可能指的是大海中的神灵或者象征,它掌握着海洋的秩序和力量。“拥节”意味着拥有权威和地位,“驱群能”则表示它能够驱使所有的海洋生物行动起来。
- 众子各各起头角:这一句通过“各各”和“起头角”来形容各个地方的山峰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竞争着展现自己的美。
- 老蜃长嘘作宫宇:这里的“老蜃”指的是古老的海龟,“长嘘”意味着它不断地吐出气泡,形成一座座小岛。“作宫宇”则形象地描述了这些小岛如同宫殿一般壮丽。
- 自献所宝刳其胎:诗人用“自献”表示自己主动展示宝藏,“刳其胎”则是指从中取出宝物,这里可能指的是海底的宝藏或是其他珍贵的资源。
- 鳅鲵戏斗触乃怒:这里的“鳅鲵”可能指的是小型鱼类或泥鳅,“戏斗”表示它们之间的玩耍和争斗。“触乃怒”意味着当它们触碰到对方时,会表现出愤怒的样子。
- 健撞劲额破厥:这句诗通过动态的描述,形象地展现了小鱼们奋力撞击的场景。“健撞”意味着它们动作迅速有力,“劲额破厥”则形容它们的冲击力很大。
- 虾蟹不得宁须臾:这里的“虾蟹”可能指的是小虾和螃蟹,“不得宁”意味着无法平静下来。“须臾”则是指很短的时间。整句传达了一种短暂的宁静被打破的感觉。
- 𩪕竞奔推:这句诗通过动态的描述,形象地展现了小动物们争相逃跑的场景。
- 天公不复令水处,置诸平陆居乎哉:这里的“天公”指的是自然的法则或力量,“不复令水处”意味着自然的法则不允许海洋生物生活在水下。“置诸平陆居乎哉”则是说将它们放置在陆地上生活,这是诗人对于自然规律的一种思考。
以下是《赠送择中记室东游》的赏析:
此首诗是诗人丁复在游历至浙江沿海地区后写下的一首七言律诗。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与深刻的感悟,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期许。全诗以“东道佳胜方蓬莱”开篇,直接点出了目的地——东边的道路及那如诗如画的美景,同时也隐含了诗人内心的向往。随后,诗人详细描绘了沿途的自然景观,从“一从钱塘判吴越”到“好山无数东南来”,再到“政如飙风作海气”,每一联都生动地展现了浙江沿海的独特风貌与壮丽景色。诗人巧妙地用比喻手法,如“水涌巨涛黏风高作堆”,形象地表达了海浪的磅礴气势和壮观景象。这种细腻的描绘手法使得诗歌具有很强的画面感与感染力。
在这首诗中,诗人并没有简单地停留在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上,而是通过“鳌掀鳄举聚鳞甲”、“龙君拥节驱群能”等富有想象力和神秘色彩的表达,展现了大自然的神奇与威严。同时,诗人也通过对自然界生物的描写,反映了生命的活力与顽强生命力。诗人在诗中多次使用“起头角”、“破厥”、“𩪕竞奔推”等生动的词汇,描绘了各种生物在自然界中的争斗与生存状态,展现了生命之间的竞争与和谐共存的关系。
诗人还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例如,“水涌巨涛黏风高作堆”中的“水涌巨涛”象征着生活的波澜壮阔,而“黏风高作堆”则寓意着生活中的挑战与困难。诗人通过这种对比和映射,表达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态度和期待。同时,诗人还通过对自然界的描述,抒发了自己的感慨与思乡之情。在诗中,诗人写到:“我行虽暂尔,心系故乡亲。”表达了自己在旅途中的短暂停留和对故乡亲人的深深思念。这种情感的抒发使得整首诗更加富有感情色彩和深度。
《赠送择中记室东游》是一首充满诗意和情感的诗歌作品,通过生动的描绘和细腻的表达,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与魅力,同时也抒发了诗人对生活、自然以及故乡的情感与思考。这首诗歌不仅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也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想象空间和深刻的思想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