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来住高梧,枝高梧叶老。秋风吹月明,夜夜栖啼鸟。
不如池边竹千尺,露叶霜筠照寒碧。今年结实苦未多,明年实多凤来食。
【注释】
梧:梧桐。谣:《诗·周南·关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中女子对男子的情语,此处指鸣叫。
凤来住高梧:凤凰来到高高的梧桐树上筑巢栖息。
枝高梧叶老:树枝高大,梧桐树叶子变黄了。
秋风吹月明:秋天的夜晚,月光明亮。
夜夜栖啼鸟:夜晚,鸟儿在树上鸣叫。
池边竹千尺:池塘边上的竹子有上千尺高。
露叶霜筠:早晨露出的水珠,晚上的寒气。
今年结实苦未多:今年的果实很少。
明年实多:明年的果实很多。
凤:凤凰,古代传说中的神鸟。食:吃。
【译文】
凤凰飞到高高的梧桐树上,梧桐树太高了,梧桐树上的叶子已经发黄了,秋风一吹,明亮的月光照耀着梧桐树,梧桐树上的鸟儿每天晚上都在鸣叫,它们为什么鸣叫呢?是因为梧桐树太高了,鸟儿们飞不上去啊!
池塘边的竹子高达上千尺,早晨露出的水珠晶莹剔透,晚上的凉风使竹子发出阵阵寒响,今年的果实很少,明年的果实很多,凤凰为什么不去吃呢?因为今年的果实太少啊!
【赏析】
此诗以梧桐和竹子为比,通过写它们的不同遭遇,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无常和世事变化无常的感慨。诗中的梧桐,是高不可攀的凤凰的家,也是鸣禽的归宿。诗中的竹子,是高耸入云的凤凰的家园,也是鸣禽的栖息地。诗中的鸣禽,是梧桐上的凤凰和池塘边的鸣禽。诗中的凤凰,既指高贵、尊贵的凤凰,也指平凡的鸣禽。
此诗用拟人手法描写了凤凰与鸣禽的生活习性。前两句写凤栖高梧;后两句则写凤食新竹。凤凰喜欢居住在高高的树木上,而鸣禽则喜欢在低矮的草丛中生活。梧桐和竹子都是诗人所赞美的对象,但两者的命运却大不相同。前者被人们赞美为高尚品格的象征,后者却被人们视为平凡无奇。然而,无论是高贵还是平凡,都各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