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曳斜晖抹淡红,薄窗微惹一帘风。
水如银样浸新月,山耸翠标撑碧穹。
天为骚人开眼界,酒寻好句入杯中。
兴来点检江山罢,顷刻阴晴笑化工。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古代诗歌语言的基本能力.注意通读全诗,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结合诗句体会诗歌的表现手法.

“木曳斜晖抹淡红,薄窗微惹一帘风”一句中,“曳”是拖的意思,“斜晖”即斜阳(落日),这里指傍晚的夕阳,“一抹淡红”是指夕阳的余辉照在树木上,使树影也变得淡红起来.诗人用“曳”“抹”二字写出了夕阳西下、树影斑驳的美景,又用“淡红”二字写出了夕阳的余晖,渲染了一种静谧而又美丽的氛围.“薄窗微惹一帘风”的意思是:薄薄的窗帘微微地飘动着一扇风,这句写出了晚风轻轻地掠过窗前.“微惹”是轻轻地撩动的意思.“帘风”指风吹动的帘子,也就是窗户.“微”字写出了晚风的轻柔.“一”字写出了风力的大小.“帘风”,就是窗前的风,它轻轻拂动着窗帘,使人感觉到一种舒适和惬意.

“水如银样浸新月,山耸翠标撑碧穹”两句中,“水如银样”意思是水波荡漾如同银子一般洁白,“浸”是浸润的意思.“新月”指的是初升的月亮,“银样”,形容月光皎洁晶莹.“山耸翠标撑碧穹”意思是山峰挺拔如翠绿的标志一样高耸入云,“撑”在这里是支撑的意思.“碧穹”指天空,“穹”指穹隆,指天.这两句话的意思是:水面如镜子一样映出银色的月亮,山峰挺拔像翠绿色的旗帜一样直插碧蓝的天空.“如银”一词用得贴切生动,既写出水的清澈透明,又写出月光的皎洁明亮.“撑”一词则形象地描绘出山峰高耸入云的景象.

“天为骚人开眼界,酒寻好句入杯中”两句中,“骚人”指的是诗人.“开眼界”意思是开阔眼界.“酒”在这里代指诗人的酒杯.“好句”指的是优美的诗句.“入杯中”意思是把优美的诗句斟满酒杯.这两句话的意思是:天空广阔得让人心胸开阔,美酒佳句就从我的酒杯里飞出来.“开眼界”和“入杯中”都用了拟人的手法,把天空和美酒佳句都人格化了.

“兴来点检江山罢,顷刻阴晴笑化工”意思是兴致来了便仔细地检查天下的山河吧;霎时间阴晴变化就像大自然的造化.“点检”的意思是查看、审视.“化工”指自然界的变化,这里指天气的变化.这两句话的意思是:兴致来了便仔细地查看天下的山河吧,霎时间阴晴变化就像大自然的造化.这最后两句写到了诗人在欣赏自然景色时的心情,他的心情是愉悦的,他感到非常高兴.

【答案】

译文:傍晚时分,斜阳西坠,阳光洒落在树木上,使得树木的影子显得更加淡红;薄薄的窗帘微微地飘动着一扇风,风吹动着窗帘,使人感觉舒服惬意.

水面如银般地映出新月的形状,山峰挺拔如翠绿的旗帜般高耸入云;天空广阔得让人心胸开阔,美酒佳句就从我的酒杯里飞出来.

兴致来了便仔细地检查天下的山河吧;霎时间阴晴变化就像大自然的造化.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怀的小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喜爱之情以及内心的愉快与畅快.全诗四句八句,每句五字或七字,韵律协调匀称.

开头二句:“木曳斜晖抹淡红,薄窗微惹一帘风.”写诗人看到斜阳西坠,余晖映照在树木上,树影被染成淡红色,窗帘轻轻地飘动着一阵风,吹动了窗帘.“木曳斜晖”用动词“曳”、“抹”写出了夕阳的余辉给树木投下影子的情景,用“淡红”一词写出树叶在夕光照耀下的色泽.“薄窗微惹一帘风”用动词“微”写出了风的力量不大,而“帘风”则写出了风轻轻地拂动窗帘.

第三四句:“水如银样浸新月,山耸翠标撑碧穹.”描写的是一幅美丽的山水图画,水波如银般地映出了新月的倒影,山峰如同翠绿的旗帜一样高耸入云.“水如银样浸新月”用动词“浸”写出了月光照射到水中,使得水波荡漾如同银一样洁白.“山耸翠标撑碧穹”用动词“耸”写出了山峰高耸入云的景象,用“翠标”一词比喻了山峰如同翡翠一样美丽.

第五六句:“天为骚人开眼界,酒寻好句入杯中.”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天空和美酒佳句都人格化了,说天空开阔得像是一个开阔的胸怀,而美酒佳句就从我的酒杯里飞出来.

末二句:“兴来点检江山罢,顷刻阴晴笑化工.”意思是兴致来了便仔细地检查天下的山河吧;霎时间阴晴变化就像大自然的造化.“点检江山”是检查天下的山河的意思,“兴来点检江山罢”用动词“罢”写出了兴致很高,心情很愉悦,想要仔细地查看天下的山河.“顷刻阴晴笑化工”意思是说霎时间阴晴变化像大自然造化一样.这最后两句写到了诗人在欣赏自然景色时的心情,他的心情是愉悦的,他感到非常高兴.

此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夕阳西下时的美景,表现了诗人欣赏大自然的情趣,抒发了他内心的愉快与畅快,体现了诗人热爱生活的情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