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谁撼得海门开,疑是神兵着力推。
霎地起来银一线,驾山卷起雪千堆。
列江画舫浮天去,几片红旗逐浪回。
毕竟神京钟王气,海神岂为子胥来。

这首诗通过描绘海上潮汐的壮观景象和对海神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的敬畏和对国家繁荣昌盛的美好祝愿。

第一句“凭谁撼得海门开”,描述了海浪的力量之大,可以撼动海门,使其开启。这里的“海门”指的是大海的入口,象征着海洋的壮阔和力量。

第二句“疑是神兵着力推”,进一步描绘了海浪的威力,仿佛是神兵在使用大力推动海水,使潮汐产生。这里的“神兵”指的是神话中的神灵,暗示了大自然的力量是无穷无尽的。

第三句“霎地起来银一线”,形容了潮汐到来时的景象,海面上突然涌起一道银色的波浪线,非常壮丽。这里的“霎地”指的是瞬间,强调了潮汐到来的迅速和强烈。

第四句“驾山卷起雪千堆”,进一步描绘了潮汐的强大,仿佛是山一样将海水卷入,形成巨大的雪堆。这里的“驾山卷起”形象地描绘了潮汐的力量。

第五句“列江画舫浮天去”,展现了一幅美丽的画面,画舫在潮汐中行驶,仿佛置身于天上一般。这里的“列江”指的是沿着江河排列的船只,体现了潮汐带来的便利。

第六句“几片红旗逐浪回”,描述了船上飘扬的红旗随着波浪起伏,给人一种动态的感觉。这里的“红旗”指的是船帆,象征着希望和活力。

第七句“毕竟神京钟王气”,表达了对国家首都的赞美,认为国家的繁荣昌盛如同神京的钟声一般,充满了王者之气。这里的“神京”指的是首都,象征着国家的中心和象征。

最后一联“海神岂为子胥来”,表达了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之情,认为海神的力量不会因为一个人(子胥)而减弱。这里的“子胥”指的是古代的吴国将领伍子胥,他因不满被驱逐而投身水底,成为鱼鳖之神。

整首诗通过对潮汐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以及对国家繁荣昌盛的美好祝愿。同时,诗歌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震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