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不与世情同,多付春光向此中。
叶里尽藏云外绿,枝头剩带日边红。
百花能占春多少,何似春颜长自好。
清和时候卷红绡,端的长春春不老。

王母祝语长春花诗

东风不与世情同,多付春光向此中。

叶里尽藏云外绿,枝头剩带日边红。

百花能占春多少,何似春颜长自好。

清和时候卷红绡,端的长春春不老。

注释

  1. 东风不与世情同:东风不随世俗变化,独自给予春天生机。
  2. 多付春光向此中:此处的春天比其他地方更加充满生机与活力。
  3. 叶里尽藏云外绿:叶子深处藏有如云外一样的绿色,形容长春花叶色鲜嫩。
  4. 枝头剩带日边红:枝条上还残留着夕阳的红色光辉,形容花朵艳丽。
  5. 百花能占春多少:百花争艳,但无法比拟春季长春花的美丽与生机。
  6. 何似春颜长自好:不如春天本身的容颜那样美好永恒。
  7. 清和时候卷红绡:在清新和煦的时光里,卷起红色的轻纱。
  8. 端的长春春不老:真正的长春春永不凋谢。

译文

东风不随世俗而变,却将更多的春光赋予了这方土地。
叶间深处隐藏的绿色,宛如云雾之外般纯净,枝头的红色依旧鲜艳。
百花争相斗艳,却难以比拟春天长春花的鲜活与美丽。
在清新柔和的阳光下,轻柔地展开红色的轻纱。
真正的长春春永不衰老,永远生机勃勃。

赏析

《王母祝语·长春花诗》是宋朝著名文学家王义山的作品,通过对长春花的赞美,诗人表达了对生命与自然美的深刻感悟。诗中的“东风不与世情同”寓意自然界的独特与超脱俗世的情感;而“多付春光向此中”则强调了长春花在春天中的特别地位。诗中使用了大量的比喻和象征,如“叶里尽藏云外绿”和“枝头剩带日边红”,这些形象生动地描绘了长春花的外貌特征,同时也象征着长春花在春天中的坚韧和美丽。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对生命力的一种颂扬,也是对自然界和谐之美的一种赞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