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名浮利两悠悠。终不道,把身囚。好贪多败更多忧。又著个,甚来由。
愿人识破早抽头。从前事,尽都休。飘飘物外不淹留。管有分,继吾俦。

悟黄粱

浮名浮利两悠悠。终不道,把身囚。好贪多败更多忧。又著个,甚来由。

愿人识破早抽头。从前事,尽都休。飘飘物外不淹留。管有分,继吾俦。

注释:

【悟黄粱】《红楼梦》第五回:“至元时,中书令意大利人佛罗萨进奇木于朝,诏建一寺以祀。既成,请帝出御之。佛罗萨因请大士说法,帝乃登坛讲说《金刚经》,声闻四达。帝方食,有神僧自天而降,自称本师释迦牟尼佛,入城游行说教,所到之处,无不倾心受化者。”后以“悟黄粱”指梦中觉悟。

[浮名浮利两悠悠]浮名:虚名;浮利:空利。名利是虚幻的,像水上的浮萍一样随水漂浮。

[终不道,把身囚]终究不能醒悟,把自己束缚了。

[好贪多败更多忧]贪得无厌,最终会招来更多的忧患。

[又著个,甚来由]这里又出现了一个问题: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愿人识破早抽头]希望有人能够识别出其中的缘由,及早抽身退出。

[从前事,尽都休]所有的过去的事情都已结束,不必再去追究。

[飘飘物外不淹留]就像飘在空中的物体,不受任何拘束,不被任何东西所束缚。

赏析:

此词是作者在梦中醒来时所作。梦中他梦见自己被梦中人邀请参加宴会,饮酒作乐,享受着富贵荣华。然而当他醒来时,发现这一切都是虚假的,都是一场梦。他感叹道:“浮名浮利两悠悠,终不道,把身囚。”这里的“浮名”是指虚名、空名,“浮利”是指空利。作者认为名利是虚幻的,就像水上的浮萍一样随时可以移动,没有固定的归宿。因此他感叹说:“终不道,把身囚”,意思是说,我终究没有醒悟过来,被名利所束缚了。

下阙词中“又著个,甚来由”一句,表达了作者对于名利的渴望和追求。他希望人们能够认识并理解其中的缘由,以便及早抽身离开。这里的“甚来由”可以理解为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种情形出现,也可以理解为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

整首词通过梦境与现实之间的对比,揭示了名利的虚无性。同时,它也表达了作者对于名利的追求和渴望,以及对于人生哲理的思考和感悟。这种深刻的思考和感悟使得这首词具有了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