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监无人荐子虚,无边岁月叹居诸。
遍观历代无穷事,读尽平生未了书。
早梦科场嗟已矣,晚从学校赋归与。
清晨口授儿孙罢,时向窗前剔蠹鱼。

诗句解析:

  1. 老儒 - 描述了一个年纪较大的学者,可能经历了长时间的学习和研究。
  2. 狗监无人荐子虚 - 这里的“子虚”可能是指一个虚构或不切实际的故事,而“狗监”则可能指代一个不公正的环境或机构,导致没有人推荐这位老儒。
  3. 无边岁月叹居诸 - “无边岁月”可能表示时间的流逝是无限的,而“叹居诸”则表达了对这种无尽时间流逝的感慨。
  4. 遍观历代无穷事 - 这一句表明作者对历史有着深厚的兴趣,他观察了无数的事件和变迁。
  5. 读尽平生未了书 -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一生都在阅读,但他觉得自己还没有读完所有的书籍,意味着他的求知欲望是永无止境的。
  6. 早梦科场嗟已矣 - “科场”指的是科举考试,这是古代选拔官员的重要方式。这句诗反映了作者曾经梦想通过这种方式进入官场,但现在他已经感到失望或悲伤。
  7. 晚从学校赋归与 - “学校”可能指的是教育机构或学堂,这里表示作者晚年回到学校继续学习或传授知识。
  8. 清晨口授儿孙罢 - 早晨的时候,作者开始教授自己的孙子孙女们知识,这可能是一种传承文化的方式。
  9. 时向窗前剔蠹鱼 - “蠹鱼”是一种蛀书的虫子,这里用来比喻那些阻碍知识传播的错误观念或陈旧的观念。作者经常在工作之余,利用闲暇时间去清理这些蠹虫,即清除那些过时的知识或思想,以保持自己的头脑清晰和思想的更新。

译文:

老儒
狗监无人荐子虚,无边岁月叹居诸。
遍观历代无穷事,读尽平生未了书。
早梦科场嗟已矣,晚从学校赋归与。
清晨口授儿孙罢,时向窗前剔蠹鱼。

赏析:

此诗描绘了一个年迈的学者的生活状态和他的学术追求。诗中通过对“狗监”和“无荐”的描述,暗示了社会的不公和知识分子的困境;同时,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顾,诗人展现了自己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此外,诗中还反映了教育的重要性,以及个人如何通过教育来传承知识和智慧给后代。最后,通过“剔蠹鱼”的意象,诗人表达了对知识更新、去除陈旧观念的重视,强调了学习和思考的重要性。整体上,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个人情感和生活态度,也反映了他对教育和知识传承的看法,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学问的追求和重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