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暖风烟添软媚,新晴草木眩光晶。
天回地转春犹在,物是人非意自惊。
晚辈未宜欺老病,早年犹及见升平。
山城旧与钱塘似,灯火笙歌彻五更。

元夕晴

渐暖风烟添软媚,新晴草木眩光晶。

天回地转春犹在,物是人非意自惊。

晚辈未宜欺老病,早年犹及见升平。

山城旧与钱塘似,灯火笙歌彻五更。

注释:

渐暖风烟添软媚,新晴草木眩光晶。

渐暖:指天气逐渐变暖。风烟:形容烟雾缭绕。软媚:形容景色柔美迷人。新晴:指雨后初晴的天气。草木:指花草树木。眩光晶:形容阳光照耀下的花草树木闪耀着晶莹剔透的光芒。

天回地转春犹在,物是人非意自惊。

天回地转:形容天地间的变化,暗示时光流转,岁月变迁。春犹在:春天依然还在。物是:事物依旧如此。人非:人事已非。意自惊:内心感到惊骇、失落。

晚辈未宜欺老病,早年犹及见升平。

晚辈:年轻一代的人。欺:欺凌、侮辱。老病:年长体弱之人。早年:年轻时。犹及:还有机会。见:见到。升平:太平盛世。

山城旧与钱塘似,灯火笙歌彻五更。

山城:指山城杭州(今杭州)。旧与:过去曾经。与:同“豫”,预先。钱塘:古称吴越之地,今浙江杭州一带。似:像。灯火:指街市上灯光通明。笙歌:指音乐和歌舞。彻:贯穿、延续到底。五更:古代以一夜分为五更,即凌晨一时、二时、三时、四时和五时。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春节夜晚景象的诗作,通过对节日夜晚的景象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

首句“渐暖风烟添软媚,新晴草木眩光晶”描绘了春天的气息渐浓,风烟缭绕,草木繁盛,阳光照耀下闪烁着晶莹的光芒。这两句描绘了节日夜晚的美丽景色,为全诗奠定了一个欢快的气氛。

第二句“天回地转春犹在,物是人非意自惊”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尽管春天依然存在,但人事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让人心生惊骇和失落。这里通过对比春天和人的变化,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

第三句“晚辈未宜欺老病,早年犹及见升平”强调了年轻一代应该尊重年长者,不要欺凌他们。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太平盛世的怀念。这里通过对比晚辈和早年的对比,强调了珍惜当下的重要性,以及对太平盛世的怀念。

最后一句“山城旧与钱塘似,灯火笙歌彻五更”描述了杭州古城的繁华景象。这里的“山城”指的是杭州古城,而“钱塘”则是杭州的别称。诗人通过对这两个地方的描绘,表达了他对家乡的眷恋之情。同时,“灯火笙歌彻五更”则描绘了节日夜晚的热闹场景,展现了节日的喜悦氛围。

整首诗通过描绘节日夜晚的美丽景色和热闹场面,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家乡的眷恋之情。同时,也展现了诗歌的艺术魅力,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的情感世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