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从水际上山巅,历磴攀梯欲到天。
北岱南嵩前后阁,东吴西楚去来船。
诗牌字没先朝藓,梵磬声飘下界烟。
□□登临定分首,不知重会是何年。
南山寺潇洒阁呈川无竭二首每从水际上山巅,历磴攀梯欲到天。
北岱南嵩前后阁,东吴西楚去来船。
诗牌字没先朝藓,梵磬声飘下界烟。
□□登临定分首,不知重会是何年。
注释:
每从水际上山巅:每当我从水边登上山顶。
历磴攀梯:走过台阶和梯子。
北岱南嵩:指北方的泰山和南方的嵩山。
前后阁:指的是在山前后修建的佛阁。
东吴西楚:分别指的是东方的吴地和西方的楚国。
诗牌字没:指诗歌碑文上的字迹已经模糊不清了。
先朝:指唐朝。
梵磬声飘下界烟:佛教寺院中的钟鼓等乐器发出的声音随风飘荡,弥漫到人间。
□登临定分首:我在这里登上高处,决定要写这首诗,但不知道何时能够重逢。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山水景色的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诗人的情感。全诗以“登临”为中心词,通过对山水、佛阁、舟船等景物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慨。
首句“每从水际上山巅”,表达了作者每次从水边登上山顶的心情。这里“水际”是指水边,“山巅”是指山顶,通过描绘水边到山顶的过程,展现了作者行走山路的情景。
次句“历磴攀梯欲到天”,进一步描绘了山路崎岖难行的情况。这里“磴”是一种石头铺成的台阶,“攀梯”是指攀登台阶,“欲到天”是指想要走到天空。通过描述爬山的过程,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和对生活的热爱。
接下来两句“北岱南嵩前后阁,东吴西楚去来船”,则具体描绘了山水之间的景色。其中“北岱南嵩”是指北方的泰山和南方的嵩山,“前阁后阁”是指山前的佛阁,“东吴西楚”是指东方的吴地和西方的楚国,“去来船”是指往来的船只。通过这些描写,展现了山水之间的壮丽景色和丰富多样的文化内涵。
最后两句“诗牌字没先朝藓,梵磬声飘下界烟”,则是诗人对于诗歌碑文的感叹。其中“诗牌字没”是指诗歌碑文上的字迹已经模糊不清,“先朝”是指唐朝,“藓”是指苔藓,“下界烟”是指云气缭绕的样子。通过这些诗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的追忆和对于文化的珍视。
尾联“□登临定分首,不知重会是何年”,则是诗人对自己的期许和对未来的思考。其中“□__登临”是指在这里再次登高望远,“定分首”是指确定下来要写一首诗,“何年”是指什么时候能够再见面。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的美好期待和对于友情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