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载专城闲五载,赖逢此地足娱宾。
高凭远眺最佳处,□饮能吟凡几人。
晚辈渐催前辈老,来时岂料去时贫。
是身朽腐心无愧,他日谁能踵后尘。

【注解】:

七载专城闲五载,赖逢此地足娱宾:七年在京城闲居(“专城”指京城),五年来此地游玩。

高凭远眺最佳处,□饮能吟凡几人:登上高处远望,最好的去处;举杯畅饮,善于吟诗的人有几人?

晚辈渐催前辈老,来时岂料去时贫:晚辈逐渐长大成人,当初来到这个地方时没有想到将来会贫穷。

是身朽腐心无愧,他日谁能踵后尘:即使身体已经腐朽,心中没有遗憾,将来谁会继承我的事业呢?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于元和九年(814)初任江州刺史时写的一首送别诗。诗人通过描绘自己与友人分别的情景,抒发了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全诗语言朴实自然,感情真挚深沉,意境深远。

首句“七载专城闲五载”,写自己在京城闲居七年,而到此地游玩已整整五年。这两句看似平常,实则饱含深情。“专城”即专守京城,这里指长期在朝廷中任要职,过着悠闲的生活。“闲”字则表明了诗人对于这种生活的厌倦。诗人用“五载”之久,强调了这次离别的不易,也表现了诗人对于友人的留恋之情。

次句“高凭远眺最佳处,□饮能吟凡几人?”写诗人登高远眺,饮酒吟诗,欣赏美景,感叹时光易逝,人事难料。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思念和不舍之情。诗人通过描绘自己的所见所闻,将内心的感受形象地表达出来,使读者能够深切感受到他对友人的眷恋之情。

第三句“晚辈渐催前辈老,来时岂料去时贫。”写诗人看着年长者逐渐变老,而自己却因官场失意而陷入困境。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担忧和忧虑之情。诗人通过对时间流逝和人生变化的描写,表达了对友人未来的担忧以及对自身的感慨。

末两句“是身朽腐心无愧,他日谁能踵后尘?”写诗人虽然身体已经衰老,但内心却没有任何遗憾。他相信,未来还有人会继续他的事业,继承他的精神。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事业的坚持以及对未来的坚定信念。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与友人分别的情景,抒发了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以及对人生的感慨。诗人的语言朴实自然,情感真挚深沉,意境深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