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滩合问紫阳津,误簉西湖寂寞滨。
老子通身唯是骨,梅梢作意为谁春。
饱更世故全如梦,惯忍霜寒最益人。
莫笑龙钟开七帙,含珠何限已成尘。

寓杭久无诗长至后偶赋怀归五首呈仁近仲实

严滩合问紫阳津,误簉西湖寂寞滨。

老子通身唯是骨,梅梢作意为谁春。

饱更世故全如梦,惯忍霜寒最益人。

莫笑龙钟开七帙,含珠何限已成尘。

【注释】:

①严滩:即严陵,在今浙江桐庐县西南,为浙江桐君江口。

②紫阳津:在今浙江桐庐县城南。

③簉(zá):同“栉”,梳刷。

④寂寞滨:寂静荒凉的岸边。

⑤通身:全身。

⑥作意:有意。

⑦饱更世故:饱经世故,即历尽世事。

⑧龙钟:衰老的样子。

⑨七帙:指七篇文集。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杭州任官时写的一组诗歌,共五首。前四首写景言志,抒发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和对自己一生坎坷的感慨;最后一首则是自我解嘲,表达了自己即使已经年迈体衰,仍然能够保持高尚节操和坚贞不渝的信念。

我们来看看第一句“严滩合问紫阳津”。严滩位于浙江省桐庐县西南,是桐君江的一个著名景点。紫阳津则是指紫阳江边的一个渡口。诗人在这里询问渡口的名字,显然是想表达自己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同时,这也反映了诗人对家乡的眷恋之情。

诗人用“误簉西湖寂寞滨”这句话来表达自己的感叹。西湖是杭州的标志性景点之一,而这里却显得寂寥无人烟。这种对比使得诗人更加深切地感受到了自己与故乡的距离之远。此外,这句诗还暗含了诗人对于自己一生坎坷命运的感慨。

我们来看看第二句“老子通身唯是骨”。这里的“老子”指的是诗人自己,而“通身只有骨头”则形象地描绘了诗人一生的经历。诗人虽然历经沧桑,但始终保持着坚韧不拔的精神。这种精神使他能够在困境中坚持下来,同时也成为了他人生中的一大亮点。

第三句“梅梢作意为谁春”。这句诗中的“梅梢”是指梅花树枝,而“作意”则是指有意为之。诗人通过这句诗表达了自己对于春天到来的喜悦之情。他认为春天的到来是大自然的恩赐,应该尽情享受。同时,他也希望自己的诗作能够如同梅花一样,为人们带来美好的感受。

我们来看看第四句“饱更世故全如梦”。这里的“饱更世故”指的是经历了丰富的世事变迁,而“全如梦”则形容这一切似乎都是一场虚幻的梦境。诗人通过这句诗表达了自己对于世事变迁的感慨之情。他认为人生就像一场梦,有时候会让人感到困惑和迷茫。但他也相信这只是暂时的困扰,只要坚持下去就一定能够度过难关。

我们来看看第五句“惯忍霜寒最益人”。这里的“惯忍霜寒”表示习惯了寒冷的环境,而“最益人”则表示这反而对人有益。这句话反映了诗人对于逆境的态度。他认为在困难的环境中坚持奋斗才能使人变得更加坚强和勇敢。同时,他也希望自己的诗能够像冬日里的阳光一样,给人带来温暖和希望。

最后一句“莫笑龙钟开七帙,含珠何限已成尘”是对前面内容的总结和升华。这里用“龙钟”来形容自己的衰老状态,而“开七帙”则指的是拥有七篇著作。虽然这些著作已经成为尘埃,但却依然闪耀着智慧的光芒。诗人借此表达了自己虽然已经年迈体弱,但仍然保持着高尚的节操和坚贞的信念。这是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也是对人生的深刻感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