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朋诗友遍人寰,大半雕零丧乱间。
野曝尚分黄道日,春耕欲老紫阳山。
少年多病岂知寿,晚节忍穷才得闲。
身隐乱云万重外,谁能书札问柴关。
【注释】
①寓杭:寄居杭州。长至:古历十月十五,又称“长夜”,古人以夜中最长之日为“长至”。②雕零:衰败,残破。③紫阳山:在浙江金华县东,是一处风景秀丽的名胜。④柴关:地名。⑤万重外:指群山环绕之中。⑥书札:书信。⑦柴关,山名。
【赏析】
此诗是作者寄居杭州时所作,写他远离家乡、客居杭州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全诗五言四联,前三联描写景物,后一联抒写感慨。
首联:“酒朋诗友遍人寰,大半雕零丧乱间。”诗人以酒会诗友为乐事,而如今却到处是一片凋敝景象,战火纷扰,生灵涂炭,这是多么令人痛心的事情啊。
颔联:诗人又写到自己的处境,“野曝尚分黄道日,春耕欲老紫阳山”,这是说,尽管战乱频繁,但农民们还是继续耕种着土地,他们希望春天能有个好收成。然而,诗人自己却不能像农民那样辛勤劳作,只能在山野里度过自己的时光。
颈联:“少年多病岂知寿,晚节忍穷才得闲。”诗人感叹自己年少时身体不佳,常常疾病缠身,如今虽然已经年过半百,但却能够安享晚年。这是因为他忍受了生活的艰辛,才有了今天的闲适。
尾联:“身隐乱云万重外,谁能书札问柴关。”诗人表达了自己的无奈和孤独,他在群山环抱之中隐居,与世隔绝,无法与人通信。即使是想要联系朋友,也只能通过柴关这个小村庄。这种境遇让人感到无比的凄凉和无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