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于生日赋新诗,似觉今年老更痴。
窃谓齐公千驷马,岂如陶氏五男儿。
能拚久客常沉醉,不念全家惯忍饥。
七十尚争三屈指,挂冠一纪此差奇。
注释:
每于生日赋新诗,似觉今年老更痴。 在过生日时,我常常写新诗,似乎感觉自己老了更痴情了。
窃谓齐公千驷马,岂如陶氏五男儿。 私下认为齐侯有千辆马车,哪比得上陶潜有五个儿子。
能拚久客常沉醉,不念全家惯忍饥。 能够豁达地度过长期在外作客的生活,经常沉醉于美酒之中;不思念家中的亲人,已经习惯忍受饥饿。
七十尚争三屈指,挂冠一纪此差奇。 七十岁的人还在为官,竟然争抢三个官位(即“七品官”),真是奇怪!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七十岁生日时所作,表达了他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以及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
首联“每于生日赋新诗,似觉今年老更痴。”诗人每逢生日都写新诗,仿佛觉得自己已经年老,更加痴迷了。这里,诗人以“生日”为背景,描绘了自己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之情。诗人在官场中度过了许多岁月,现在又迎来了自己的生日,他感到自己已经“老”得不能再“老”,甚至有些“痴”。这种情感既表现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也表达了他对自然生活的向往。
颔联“窃谓齐公千驷马,岂如陶氏五男儿。”诗人私下认为,齐国的国君拥有上千匹马,哪比得上陶渊明有五个儿子。这里,诗人以齐公和陶潜为对比,赞美了陶潜的高尚品质和远大志向。齐公拥有千匹骏马,象征着富贵荣华;而陶潜虽然只有五个儿子,却过着简朴的生活,远离权谋,追求自然与宁静。这种对比不仅揭示了陶潜的品质和志向,也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看法。
颈联“能拚久客常沉醉,不念全家惯忍饥。”诗人能够豁达地度过长期在外作客的生活,经常沉醉于美酒之中;不思念家中的亲人,已经习惯忍受饥饿。这里,诗人描绘了自己在官场中的生活状态,以及他对自己家人的关心与牵挂。诗人虽然身处官场,却能够坦然面对,甚至沉迷于美酒之中;对于远方的家人,他更是充满关爱与牵挂。这种情感既表现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适应,也表达了他对家人的关心与关爱。
尾联“七十尚争三屈指,挂冠一纪此差奇。”七十岁的人还在争抢三个官位(即“七品官”),真是奇怪!诗人七十岁了,竟然还争抢三个官位,这种行为实在是令人惊讶。这里,诗人以夸张的手法,表达了自己对于官场的无奈与讽刺。他认为自己的行为过于执着于名利,甚至到了荒谬的地步。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官场腐败现象的不满和愤慨。尾联的“挂冠”一词,更是将诗人对于官场的失望与无奈表达得淋漓尽致。诗人辞去官职,不再追求功名利禄,而是选择回归自然的生活,这种转变体现了诗人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
这首诗通过对比、讽刺等手法,展现了诗人在官场生活中的种种经历与感受。诗人以陶潜为榜样,表达了自己对于田园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揭示了官场生活的弊端与黑暗面。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有对官场生活的批判,也有对田园生活的赞美,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