吞若虞翻梦里爻,古人不死与神交。
成名永保传青简,临事终当藉白茅。
足可一瓢居陋巷,岂堪二膳养东胶。
龟藏六用泥中乐,未信时人蝘蜓嘲。

诗句原文

吞若虞翻梦里爻,古人不死与神交。

成名永保传青简,临事终当藉白茅。

足可一瓢居陋巷,岂堪二膳养东胶。

注释解释

  • 吞若虞翻梦里爻: 形容诗人在梦中与古代贤人对话,如同虞翻(字翻)一般,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精神交流的意境。
  • 古人不死与神交: 指古代贤人并未真正离世,他们的精神与神灵相通,依然影响着后世。
  • 成名永保传青简: 意指诗人将成就和智慧永远地保留在青简之上,青简是古代书写用的竹简,这里象征学问和成就的传承。
  • 临事终当藉白茅: 表示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应该像依靠白茅草一样依靠自己的信念和智慧,不依赖外力。
  • 足可一瓢居陋巷: 形容简朴的生活状态,用一瓢水就能满足生活所需,表达了诗人对清贫生活的满足和对物质欲望的淡泊。
  • 岂堪二膳养东胶: 表示诗人认为自己的生活方式简朴而清贫,难以承受过多的物质享受。
  • 龟藏六用泥中乐: 比喻事物虽处于困境之中,但依然能找到乐趣,如泥土中的乌龟虽然受限,但仍能自得其乐。
  • 未信时人蝘蜓嘲: 意指不相信那些世俗之人会嘲笑或轻视自己的选择和生活方式。

赏析
方回的这首诗充满了对古代圣贤的敬仰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通过“吞若虞翻梦里爻”的描写,诗人展示了一种精神上的超越和自由境界,表达了他与古代圣贤之间的心灵沟通。同时,“古人不死与神交”和“成名永保传青简”两句强调了知识与智慧的传承和不朽,体现了诗人对于文化和历史价值的深刻理解。

整首诗的语言简洁而富有韵味,通过对日常生活场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热爱以及对于精神追求的执着。这种表达方式不仅反映了宋代文人的生活态度,也体现了他们对道德修养和精神境界的追求。

诗中的意象丰富,如“吞若虞翻梦里爻”和“龟藏六用泥中乐”,都运用了生动的形象来表达抽象的概念,增加了诗歌的想象力和艺术美感。这种意象的使用,使得读者能够在阅读的过程中产生丰富的联想,更深入地理解和感受诗歌的内涵。

《用前韵酬孟君复二首》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和志趣的作品,也是对传统文化和哲学思想的一种传承。它通过具体而微的描绘,传达了一种超越物质追求、追求精神自由的人生态度,对当代读者仍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