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天何故燠于春,恐为衣单念小民。
略见雪才馀一寸,叵堪雨却过三旬。
野中荠麦不胜旺,市上杏桃无数新。
白尽此头浪多事,可怜七十四年人。
《庚子元日》是方回的一首七言律诗,通过描绘腊天与春日的对比和对农事的关注,展现了诗人对农民和民生的深刻关怀。
首句“腊天何故燠于春”,表达了腊天的温暖超过了春天,这种异常的现象让诗人不禁担心起那些衣单食薄的小民。这里的“燠”指的是温暖的意思,而“小民”则指代普通百姓,诗人通过这种对比,反映了自己对农民生活的关注和忧虑。
第二句“略见雪才馀一寸,叵堪雨却过三旬”,进一步描述了自然现象对农事的影响。诗人看到雪刚刚融化了一寸,但紧接着而来的大雨已经持续了三旬,这种天气变化对农作物的生长产生了严重影响,表达了对农民辛勤劳作的无奈和心疼。
第三句“野中荠麦不胜旺,市上杏桃无数新”,则是描写了田野中荠麦生长茂盛,市场上杏桃花开得繁多。这些景象虽然美丽,但对于农民来说,他们更需要的是丰收的希望和稳定的生活,而不是美丽的景色。
最后一句“白尽此头浪多事,可怜七十四年人”,以“白尽”形容时间的流逝,暗示诗人对过去七十四年间发生的种种事情感到感慨。这里的“白尽”也有“明白”之意,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对过去的回顾和对未来的期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农民辛苦付出的同情和对国家历史变迁的感慨。
这首诗通过对腊天与春日的对比、自然现象的描述以及对农民生活的关注,展现了诗人深厚的人文关怀和对社会现实的思考。诗人通过这首作品,传达了自己对农民生活艰辛的同情以及对国家历史的反思,使得这首诗成为了一首充满哲理和情感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