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山万古老苏仙,坡颍儿孙世世贤。
尚想九关排虎豹,□须七叶珥貂蝉。
何人不作无穷地,今日才知已定□。
绍述奸朋市朝挞,剡源学士笔如椽。

【注释】

眉山:指苏辙,字子瞻,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万古:即千古,指时间久远。仙:指仙人。坡颍(pō yǐng):苏轼,号东坡居士、苏子瞻,宋代文学家、书画家。虎豹:比喻有才能的人。尚想九关排虎豹:意欲在仕途上施展自己的才华。□:指贤能。七叶珥貂蝉:意想子孙中将有贤才辈出。珥:古代妇女的一种头饰,这里借指戴貂蝉冠的贵族。何人不作无穷地:意思是说,世上没有谁能永远保持成功和顺利。无穷地:永远,没有止境。今日才知已定□:今日才发现自己的前途已被注定。绍述:继承前人的学说。奸朋:指那些阿谀奉承、投机钻营的人。市朝挞:朝廷中受到打击和羞辱。剡源学士:指苏轼,因曾为浙江嵊县人,又称“剡源先生”。笔如椽:形容文思敏捷,下笔有力。椽:粗大的木头,这里比喻笔杆粗壮而有力的笔。

【赏析】

此诗是苏轼为三苏(指苏洵、苏轼、苏辙)族谱写的跋文。苏轼一生坎坷,屡遭挫折,但他的诗文创作始终未衰。他常以超旷的胸襟来对待人生的荣辱得失,表现出一种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本题即是写他这种思想感情的。

开头四句赞颂了苏氏家族的世代才德。诗人把苏轼比作眉山万古的仙人,又把苏辙称作“坡颍儿孙”,意即东坡居士的孙子,这是对苏轼一家的敬称。接着两句说他们家族人才层出不穷,一代接一代都是贤能之辈。最后两句则表明自己对于家族子孙的期许与祝愿。这两句诗表达了苏轼对苏家后人的殷切希望,同时也流露出他自己对世事变幻无常的感慨和忧虑。

五、六两句是诗人对自己命运的感慨。“尚想九关排虎豹”的意思是说,自己仍然希望在仕途上能够施展自己的才华;“□须七叶珥貂蝉”则是说,希望自己的子孙中将有贤才辈出,可以像汉代开国元勋霍去病那样,连任三代皇帝的丞相(“七叶”指七代)。这两句诗反映了苏轼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及对子孙寄予厚望的深情。

“何人不作无穷地”一句是全篇的核心所在。苏轼在这里提出了一个富有哲理的问题:“何人不作无穷地?”意思是说,世上没有谁能永远保持成功和顺利。这既表现了他对于人生坎坷的认识,也透露了他对于世态炎凉的感慨。“今日才知已定□”一句则是他对这一疑问的回答。意思是说,今天才意识到,自己的未来已被注定了。这既表现了他的谦逊,也体现了他的自信。

最后两句是诗人对自己的评价和期望。“绍述奸朋市朝挞”一句中的“奸朋”指那些阿谀奉承的人,“市朝挞”则是指朝廷中受到打击和羞辱。这两句话表达了苏轼对于官场的不满和愤慨之情。而“剡源学士笔如椽”则是对苏轼本人的评价。这里的“剡源”是指浙江嵊县,苏轼曾在那里当过官,所以这里用“剡源”来代表苏轼。“笔如椽”则是指苏轼的文笔雄健有力,有如椽木一般粗壮有力。这既是对他文才的评价,也是对他人品和性格的赞美。

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意境深远含蓄,既表现了苏轼对于家族的关怀和期望,也表达了他对于人生坎坷和世态炎凉的感慨和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