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峰奇峭一川平,四月清和十日晴。
蚕麦丰登宜把酒,山城只欠艳歌声。
【注释】
万峰奇峭一川平:指群山峻拔,溪水清澈。
四月清和十日晴:四月份天气晴朗,气候宜人。清和,清明和煦;十日晴,即十日为晴天。
蚕麦丰登宜把酒:蚕和小麦都丰收了,可以开怀畅饮。
山城只欠艳歌声:山城只有美妙的歌声才能与之相配。
【赏析】
《同金汉臣徐蜚英小饮傍溪寺二首》是宋代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描绘了一幅清新自然、宁静优美的风景画,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首句“万峰奇峭一川平”描绘了一幅壮丽的自然景象。山峰峻峭奇特,而溪流则平缓流畅,两者形成鲜明对比。这两句不仅写出了山与水的形态特点,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感受:在这大自然中,他仿佛找到了一种宁静、和谐的境界。
诗人以“四月清和十日晴”进一步渲染了这种景色。四月是万物复苏的季节,天气晴朗,阳光明媚,正是出游的好时节。这里,诗人用“清和”来形容天气,既表现了季节的特点,又表达了他对此时此地的喜爱之情。最后一句“蚕麦丰登宜把酒”,则是在赞美春天的收获。这里的“蚕麦”指的是养蚕和种麦等农事活动,而“丰登”则是指收成好。因此,这句诗既体现了农民辛勤劳作的成果,也寄托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最后一句“山城只欠艳歌声”,则是在描绘一个美丽的山城。这里的“艳歌”指的是优美的歌曲,而“山城”则是指山上的城市。诗人用“只欠”来形容这个城市缺少的是优美的歌声,而不是其他的什么。这既是对山城美景的赞美,也是表达他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之情。
这首五言律诗通过描绘大自然的美景和丰富的农耕文化,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赞美。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以及对和谐社会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