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向西南月半弯,五更正值毕叉间。
朝来骤有风兼雨,红晕饶添一大环。
【注解】
连夜书:指夜深了还写诗。
西南:指南北方向,此处指南方。
毕叉:北斗星名,属斗宿。
骤:突然。
红晕:太阳初生时的红色晕光。此为比喻。
大环:指一轮明月。
【赏析】
这首七绝是一首描绘月色的诗。诗人从月亮的运行、变化和给人的感觉来写月光。前两句写月,后两句写月色。
开头两句写月。“斜向西南”,说明是在晚上,因为“东南”与“西南”相对。月亮斜挂在西南天空,说明此时正值半夜。“半弯”,即月牙儿初升。“五更”,即天将破晓时;“正值”,说明在黎明时分,月亮刚刚升起。“毕叉”,是说月中黑子(月食)出现时,其形状像毕宿(二十八宿之一)。“正”字用得极妙,说明作者当时正在写这首诗。“朝”,就是早晨的意思。“来”,就是突然到来的意思。“骤有风兼雨”,意思是突然下起了风和雨。“骤”字用得好,说明风来得快。“且”,连词。“兼”,“又”。两句的意思是说,忽然间,一阵狂风夹杂着暴雨来了。“红晕饶添一大环”。这一句是写月光被风雨搅扰,显得特别明亮,好像增添了一圈红晕。
全诗写得自然,毫无雕琢痕迹,读起来琅琅上口,十分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