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梢前后两枝春,百世中间各写真。
忽见花王大如斗,始知天地有君臣。

【注释】

1.梅梢(xiāo):梅花的枝梢。2.春:春天,这里指花期。3.百世中间:一百代里。4.花王:比喻牡丹,因牡丹为花中之王。5.始知天地有君臣:开始知道世上有君主和臣子。6.花王大如斗:牡丹大得象斗一样,所以称为花王。7.君臣;君与臣。8.百花图:指牡丹图。9.题杨叔雅水墨百花图:题写在杨叔雅的水墨画上的牡丹图。10.杨叔雅:北宋书画家杨朴,字叔文,宣城(今属安徽)人。擅画墨梅。11.百花图:指牡丹图。12.水墨:水墨画。13.百花图中的一枝:指牡丹中的一朵。14.题者:题写诗的人。15.杨叔雅:北宋画家杨拙,字叔文,宣州宣城人,擅长画梅。16.水墨百花图中之一枝:指画上牡丹的花枝。17.题者:题写诗的人。

【赏析】

此诗是一首借物咏怀之作。诗人通过题咏杨叔雅水墨花图,抒发自己对国事的忧虑和对奸贼的愤慨之情。

首句“梅梢前后两枝春,百世中间各写真”的意思是:梅梢前后各有一枝春色,百年之中各自写下了真迹。这是以梅喻贤臣,以百花图喻贤臣们所绘的一幅盛世图景。

颔联“忽见花王大如斗,始知天地有君臣”,意思是说,突然看见牡丹花开得很大,才知道天地间有君臣之分。这是以牡丹喻皇帝,以百花图喻皇帝所绘的一幅盛世图景。

尾句“花王大如斗,始知天地有君臣”,意思是说,突然看见牡丹花开得很大,才知道天地间有君臣之分。这是以牡丹喻皇帝,以百花图喻皇帝所绘的一幅盛世图景。全诗语言朴实而富有哲理,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奸邪小人的愤慨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