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过本末弱,厄运逢瞒奴。
文举有死耳,渊明其归乎。

注释:

大衍易吟四十首:指杜甫的诗作《大历三年春杜甫都游彭蜀诸馆有诗因寄高三十五使君岑参四十韵》和其序文。

大过本末弱,厄运逢瞒奴:指杜甫一生坎坷,遭遇不幸,就像小过卦(本)的末尾一样柔弱无力。

文举有死耳,渊明其归乎:指诗人杜甫有如孔融(字文举),虽然有才华却命途多舛,而陶潜(字渊明)晚年归隐田园,远离仕途。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的一首七言古诗,表达了他对于人生、命运的思考与感慨。

第一句“大衍易吟四十首”,指的是杜甫的诗作《大历三年春杜甫都游彭蜀诸馆有诗因寄高三十五使君岑参四十韵》和其序文。这是杜甫在唐代中期创作的一首诗歌,表达了他对人生的感慨和对社会现实的不满。

第二句“大过本末弱,厄运逢瞒奴”,是指杜甫一生坎坷,遭遇不幸,就像小过卦(本)的末尾一样柔弱无力。这里的“弱”和“瞒奴”是对杜甫命运的一种讽刺。

第三句“文举有死耳,渊明其归乎”,指的是诗人杜甫有如孔融(字文举),虽然有才华却命途多舛,而陶潜(字渊明)晚年归隐田园,远离仕途。这里引用了两个历史上的人物来表达诗人对不同命运的看法。

整首诗通过对杜甫的人生经历和思想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的感慨和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不同命运的认识和看法。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