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来诗卷了无尘,想见家贫道不贫。
真复远追前辈味,颇惊顿异去来人。
驱车荡荡行须至,破的遥遥见已亲。
换骨得仙内丹熟,可须浮海望三神。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表达技巧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含义、诗句的手法还考核诗歌的情感,注意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此题要求考生赏析“寄来诗卷了无尘,想见家贫道不贫;真复远追前辈味,颇惊顿异去来人”三句中的炼字和表现手法。“寄来诗卷了无尘”,是说诗人收到友人寄来的诗卷后,觉得其中没有世俗尘埃,干净纯洁,这一句用“无尘”二字,既写诗卷之洁,又暗示了友人的高洁品格,同时也表达了诗人自己的高洁志趣,为下文铺垫了基础。“想见家贫道不贫”,这是诗人由收到诗卷想到自己的处境,他想象着友人虽然家境清贫,但道德修养很高,因此并不感到穷困,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突出了友人高尚的品德和情操,也抒发了自己的感慨之情。“真复远追前辈意,颇惊顿异去来人”两句是说:朋友啊,你真是把前代高人的思想情趣远远地追摹了,让我十分惊异,你与古人相比,变化太大了。这里用到了反衬的手法,通过反衬,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思想境界的高度赞美和仰慕之情。
【答案】
译文:收到友人寄来的诗卷后,觉得其中没有世俗尘埃,干净纯洁。想象着友人虽然家境清贫,但道德修养很高,因此并不感到穷困。
赏析:
“想见家贫道不贫”,意思是说,在收到友人的诗卷后,作者想象到友人虽然家境清贫,但道德修养很高,因此并不感到穷困。这里用到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友人比作“前辈”,用“前辈的意”来修饰友人,突出了友人高尚的品德和情操,同时,也让读者感受到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友谊。
“真复远追前辈意,颇惊顿异去来人”,意思是说,朋友啊,你真是把前代高人的思想情趣远远地追摹了,让我十分惊异,你与古人相比,变化太大了。这里用到了对比的修辞手法,通过对古今两种不同情况的对比,突出了友人思想境界的提升和升华。
“驱车荡荡行须至,破的遥遥见已亲”,意思是说:我正驾车前行,不久就能见到你;而你却遥遥相望,已经非常亲近。这里用到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夸张了友人与作者之间的距离,突出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换骨得仙内丹熟,可须浮海望三神”,意思是说:如果换了骨头就可以得到仙药(指道家所说的内丹),那么我就该乘船浮海,去拜访三神(指海上的蓬莱山),以期得到仙人的指点。这里用到了想象的修辞手法,通过想象,表达了作者想要求仙问道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