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口歌兮手弦,今琴何为兮不然。今人作诗动千篇,不弦不歌兮无传。
关雎麟趾留遗编,离骚以来诸吟仙。我每见之月在渊。
请君携琴诣我古梅前,君弦其后兮我歌以先。君如夜寒不来旃昌黎之十操兮,将独歌之泪潺湲。
赠吴琴士会龙
古琴口歌兮手弦,今琴何为兮不然。
今人作诗动千篇,不弦不歌兮无传。
注释:
《赠吴琴士会龙》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以“赠”为题,表达了对友人的劝勉与期许之情。首句写友人弹奏古琴的情景;二句用典表达自己的感慨,认为今人作诗过于夸张;三句写自己作诗时的情景,强调了诗歌的韵味;四句则用典表示自己希望与友人一起赏梅吟诗的愿望;末句写自己因夜寒而难以弹琴,以此抒发内心的孤寂与无奈。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充满了浓厚的文人气息和艺术魅力。
古琴口歌兮手弦,今琴何为兮不然。
注释:
古琴口歌兮手弦,今琴何为兮不然。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古人弹奏古琴的时候,都是用口歌唱的,如今却要用琴弦来演奏了,这实在是有些奇怪。这里的“口歌”指的是古琴演奏中的吟诵部分,即通过口部发出的声音来模拟琴弦的振动,产生出悠扬的乐音。而“手弦”则是用手指拨动琴弦,使琴声更加丰富、细腻。这句诗表达了李白对于这种变化所感到的惊讶和不解。他认为,古琴的演奏方式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不再像以前那样纯粹依赖于口歌来传达音乐之美。因此,他对此提出了质疑,认为如今的琴艺应该回归到最初的状态,即纯粹的手弦演奏。
今天人们写诗的时候总是喜欢使用大量华丽的辞藻和夸张的手法,以至于整首诗变得冗长而无实质内容。这种现象在李白看来是不可取的,他认为真正的诗歌应该追求简洁明快、质朴自然的风格,而不是堆砌华丽的词藻和过度修饰的语言。因此,这句诗也表达了他对当时诗坛风气的不满和批判。
我每见之月在渊,关雎麟趾留遗编,离骚以来诸吟仙。
注释:
我每见之月在渊,关雎麟趾留遗编,离骚以来诸吟仙。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我每次看到月亮都像是深藏在深渊之中,就像《关雎》中的君子一样高洁而端庄。《关雎》是一首古代的诗歌,它以简洁优美的语言描绘了一位理想中男子的形象,体现了儒家对于君子美德的追求。而《离骚》则是屈原的代表作之一,它以瑰丽的想象和丰富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于理想的追寻和对社会现实的不满。这些作品都被视为中国古代诗歌的经典之作,至今仍然被广泛传颂并受到人们的赞誉。因此,这句诗表达了李白对这些优秀文学作品的欣赏和怀念之情。同时,它也暗示了自己对于诗歌创作的独特见解和追求,即追求简约而深刻的风格。
赏析:
这首诗是李白写给吴琴士会龙的一首诗。从诗中可以看出,李白对于古琴的演奏形式有着自己的看法和理解。他认为古琴的演奏应当注重手弦的运用而非仅仅依靠口歌来完成,因为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出古琴音乐的魅力和韵味。同时,他也批评了当时的诗坛风潮,认为那些过于华丽和夸张的诗歌并不可取,而是应该追求简洁明了、质朴自然的表达方式。
整首诗通过对古琴演奏和诗歌创作的思考,展现了李白对于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追求。他既继承了古代文人对于诗词创作的审美情趣,又敢于突破传统束缚、勇于创新。这样的情怀和态度使得他的诗歌作品具有独特的魅力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