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子博古今,妙年著儒冠。
顾肯易戎服,屑为游徼官。
未喜弓力武,尚爱齑盐酸。
紫面颊骨耸,赤心胆气完。
得非真将种,终当拜汉坛。
曰予俎豆学,素不梦粪棺。
甬东富海物,槁鲜供烹餐。
曰予岂嗜味,啖茹实所安。
共惟伯厚父,三入专金銮。
万古贮胸次,四溟涸毫端。
今年七十五,两纪歌考槃。
举世一影独,晚进再拜难。
庶几因此行,抠衣趋门阑。
幸不辞孺悲,昼夜勤仰钻。
列宿共辰极,众羽朝祥鸾。
万物各从类,同心臭如兰。
去去不可追,着鞭驶征鞍。
我亦意欲往,惜哉步蹒跚。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送别朋友时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许。下面是逐句释义:

  1. 之子博古今,妙年著儒冠。
  • “之子”指的是你(指曹士弘)。
  • “博古今”表示学识渊博,通晓历史。
  • “妙年”是指你年纪轻轻就有大成。
  • “著儒冠”指戴着儒家学者的帽子。
  1. 顾肯易戎服,屑为游徼官。
  • “顾肯”是指你愿意放弃戎装,穿上文士的衣服。
  • “易戎服”是指改变你的服装或身份。
  • “屑为游徼官”指担任一个游走四方的小官。
  1. 未喜弓力武,尚爱齑盐酸。
  • “弓力”是形容力量强大。
  • “尚爱”是偏爱。
  • “齑盐酸”是一种调味品,用醋和盐混合而成的。
  1. 紫面颊骨耸,赤心胆气完。
  • “紫面”可能是形容你的面色或表情。
  • “颊骨耸”形容脸颊骨骼突出。
  • “赤心胆气完”意味着你的忠诚与勇气。
  1. 得非真将种,终当拜汉坛。
  • “得”是说得到。
  • “将种”可能是指将领或武将的后代。
  • “终当拜汉坛”指最终会登上战场。
  1. 曰予俎豆学,素不梦粪棺。
  • “曰予”是说自己。
  • “俎豆学”可能是指研究祭祀礼仪或儒家学问。
  • “素不梦粪棺”意指自己从不去想死后的事情。
  1. 甬东富海物,槁鲜供烹餐。
  • “甬东”是指一个地方名。
  • “富海物”表示那里资源丰富。
  • “槁鲜供烹餐”意思是说那里的食物都是新鲜的。
  1. 曰予岂嗜味,啖茹实所安。
  • “曰予”还是指自己。
  • “嗜味”是喜欢食物的味道。
  • “啖茹”是吃的意思。
  • “实所安”意指自己喜欢吃食物。
  1. 共惟伯厚父,三入专金銮。
  • “共惟”是共同思考。
  • “伯厚父”可能是对某人的尊称。
  • “三入专金銮”意指多次进入宫廷。
  1. 万古贮胸次,四溟涸毫端。
  • “万古”是形容时间悠久。
  • “贮胸次”是比喻内心的积累。
  • “四溟”是指海洋。
  • “涸毫端”意为笔尖干涸。
  1. 今年七十五,两纪歌考槃。
  • “今年”指的是现在的年份。
  • “七十五”是年龄数字。
  • “两纪”是两个朝代。
  • “歌考槃”是唱歌庆祝。
  1. 举世一影独,晚进再拜难。
  • “举世”是全世界的人。
  • “一影独”是一个人的身影很孤独。
  • “晚进”是后来的人。
  • “再拜难”是对后来人的敬意表达困难。
  1. 庶几因此行,抠衣趋门阑。
  • “庶几”是希望。
  • “因行”是按照这个行动。
  • “抠衣”是穿好衣服,准备出门的样子。
  • “趋门阑”是走进家门。
  1. 幸不辞孺悲,昼夜勤仰钻。
  • “幸不辞孺悲”是庆幸自己没有受到责备。
  • “昼夜勤仰钻”是日夜勤奋学习。
  1. 列宿共辰极,众羽朝祥鸾。
  • “列宿”是星宿。
  • “共辰极”是指星星排列在天空中指向正北方。
  • “众羽”指众多鸟类。
  • “朝祥鸾”是向着吉祥的鸾鸟飞去。
  1. 万物各从类,同心臭如兰。
  • “万物各从类”是各种事物都有各自的类别。
  • “同同心臭如兰”意指虽然臭味不同,但都像兰花一样有香气。
  1. 去去不可追,着鞭驶征鞍。
  • “去去”是不可以被追上的。
  • “着鞭”是骑马时挥动马鞭的姿势。
  • “驶征鞍”是快跑上马鞍的动作。

整首诗通过送别曹士弘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其才华的认可和未来的期望,同时也反映了诗人自己的志向和情感状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