纷纷攘攘厌黄巾,妖血徒膏草野尘。
马化一龙犹王晋,楚存三户未亡秦。
飓风天静浮青海,朔漠山高直紫宸。
莫为鬼方劳外伐,檿弧箕服最愁人。
【注释】
①黄巾:指东汉末年黄巾起义的农民军头目张角。妖血:指起义军用鲜血染红的红旗。徒膏草野尘:指黄巾起义军在中原一带烧杀掳掠,给人民造成了深重的灾难。徒:白白地。膏:涂上或涂抹。草野:田野。尘:尘世。②龙:比喻英雄豪杰,也比喻帝王。王:称王。③鬼方:古代西北的一个少数民族,这里借指敌人。檿(guó)弧箕服:指周代的礼乐制度,是周武王建立周朝后制定的一种礼仪制度,用来表示尊敬天子的意思。④青海:黄河以西的湖泊,即青海湖。朔漠:北方边远地区。紫宸:皇帝居住的地方。紫宸殿是皇宫中最尊贵的殿堂,故用紫宸来喻指皇帝。⑤外伐:向远方出兵征讨。檿(guǒ)弧箕服:指古代周王朝的礼乐制度。檿(guǒ)弧:古乐器名。《左传·文公十八年》: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公弗许。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公曰:“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他邑唯命。请隧事。公许之。先为之制,畜土功,自山至于衡岭,广袤数百里,以待不时之需。共叔段始有雒土,而辞侯服焉,故庄公以告。公曰:“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遂封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