髯参归隐小郊坰,乱日曾闻险备经。
风黑浪高罗刹海,月明天度使臣星。
东都先见逢萌得,广武重游阮籍醒。
最是故家春草暗,杜鹃啼杀忍同听。

【注释】

①泾简:地名,在今安徽省泾县西北。《元和郡县志》载:“泾简,县名,属南陵郡。”木仲毅(1049—?),字子仪,泾县人。大观四年(1110)登进士第,调溧水主簿,迁太学博士。徽宗时为秘书省正字,因事谪官,卒年不详。著有《木子文集》《续资治通鉴长编纪事本末》等。

②归隐:指退归故里隐居。小郊坰:郊外的小平原。

③险备经:指准备抵御外患的军备。

④风黑浪高罗刹海:指南海海面上狂风巨浪,波涛汹涌。罗刹,即“怒”,形容海浪汹涌的样子。海,大海。

⑤月明天度使臣星:指明月皎洁明亮,照亮了天空,就像天上的使者之星。

⑥东都:洛阳,唐都城所在地。逢萌得:指西汉人逢萌,曾为长安令,后弃官归隐,终不见用。

⑦广武:古地名,在今河南省郑州市西、荥阳市东北。阮籍醒:指晋代阮籍,他常醉而眠,醒后不知人事,所以称“阮籍醒”。

⑧故家春草暗:指旧日的家园,已经长满了茂盛的春草。

⑨忍:忍耐的意思。

【赏析】

此诗为作者游历泾县时的所作。泾县位于今安徽省宣城县西南,泾县城东南二十里的小平原,是泾县境内唯一的平地。泾县地处皖南丘陵地带,地势低凹,多河渠湖泊,风景优美。这首诗就是诗人游览泾县时所作。

首联“髯参归隐小郊坰,乱日曾闻警备经”是全诗的开端。“小郊坰”点出泾县的具体地点;“髯参”即仙人,此处借指隐居之人。“归隐”二字点明此行的目的是访隐。“乱日曾闻险备经”中的“乱日”指的是战乱时期,当时国家多难,百姓苦不堪言,因此诗人想到要隐居山林以避世。

颔联“风黑浪高罗刹海,月明天度使臣星”承接上联而来。这里诗人将泾县附近的大海描绘成狂风巨浪,波涛汹涌的样子,同时把明月照耀下的天空比作天上的使者之星。诗人在这里运用了大量的夸张手法来形容海上的景象,以此来表达自己想要远离尘世纷扰的强烈愿望。

颈联“东都先见逢萌得,广武重游阮籍醒”是此联的重点。“东都”指的是洛阳,诗人在此地遇到了前朝的遗民,他们曾经见过国家的衰败景象。“广武重游”则是指诗人在广武这个地方重游了过去的故乡,感受到了那里的人情冷暖。这里的“阮籍醒”是指诗人通过自己的观察看到了社会的黑暗面。

尾联“最是故家春草暗,杜鹃啼杀忍同听”是全诗的收尾。“最是故家春草暗”表达了诗人对家乡深深的思念之情。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内心的独白。杜鹃鸟常常被人们用来比喻哀怨之声,而在这里诗人则是用它来表达自己的痛苦和无奈。

这首诗通过对泾县的自然风光和历史遗迹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那个时代文人对于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