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山兮鸮林,材充兮培深,彼薮泽兮大狝禽。于乎!
穷檐短景兮身衰遐心。
【注释】
隐忧六章:指《诗经·小雅》中的《节南山》《北山》《兔爰》《采萦》《何人斯》《甫田》六篇。
时有司奉:有时官员们奉命行事。
吏部:官署名,掌管官员选授。
符敬:官名。
依令旨:遵照皇帝的指令。
起取:征召、征用。
牛山:地名,在今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南麓。
鸮林:即“鸮薮”(xiao shu),地名,在今河北省曲阳县西北。
材(cái):才能。
兮:古文助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啊”。
培:培养。
薮泽:水草丛生的沼泽地。
大狝(xiǎn)禽:古代天子举行大狩猎时所猎获的各种禽兽。
穷檐短景:形容年老体衰,家境贫寒。
遐心:远大的志向。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怀诗,通过作者自叹身世,抒写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和对统治者的不满情绪。
首句“隐忧六章时有司奉”,点明主题,说明作者是借《诗经》来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六章”指的是《节南山》《北山》《兔爰》《采萦》《何人斯》《甫田》六篇。《小雅》,是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共一百零五篇,分为“小雅三十一篇”、“大雅三十篇”、“颂四十篇”。《节南山》、《北山》等都是抨击当时统治者的诗篇。这六篇诗作,都是讽刺之作,它们或揭露贵族骄奢淫逸的生活,或斥责他们的荒淫无耻,或批评他们对劳动人民的残酷剥削,或讥刺他们不仁不义的行径,表现着诗人忧国伤时的思想感情。
第二句“牛山兮鸮林,材充兮培深”,写隐居山林之乐。作者说:“隐居山林,多么快乐啊!”他在这里以牛山、鸮林为喻,表达出他对隐居生活的向往。牛山是古代帝王狩猎的地方,而鸮林则是指长满树木的野地,都远离了朝廷的是非之地,远离了官场的尔虞我诈。牛山虽高而孤独,但能饱览群山之美;鸮林虽幽静而僻陋,却可与鸟兽为邻。所以作者在这里表达了一种清闲自得的情怀。
第三句“彼薮泽兮大狝禽”,写狩猎之乐。作者说:“那宽阔无垠的湖沼沼泽里,到处是成群结队的飞禽。”这里,作者又把狩猎活动作为隐居生活的一个内容来描写。狩猎是一种体力和武艺相结合的活动,它既能锻炼人的身体素质,又能磨练人的意志品质,同时也能给人带来乐趣。因此作者在这里表达了狩猎的快乐。
第四句“于乎!穷檐短景兮身衰遐心”,感叹人生短暂,发出壮志难酬的悲慨。作者感叹道:“啊,我的居所多么狭小啊,我年纪已经老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呢,我的心志还没有实现,怎么能就此停歇呢?”这里,作者发出了“身衰”的感叹,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于未来前途的担忧和忧虑。
全诗语言简练,结构紧凑,意境深远。作者运用比兴手法,通过对隐居生活的描绘,抒发了自己对国家政治的忧虑和不满,同时也表达了自己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全诗情感真挚、含蓄蕴藉,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