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杖芒鞋上翠微,山川良是昔人非。
无心野鹤穿云去,洗钵山童带月归。
醉墨旧书云老壁,胜游常扣赞公扉。
老人手种堂前柏,不见苍皮四十围。
注释
- 竹杖芒鞋: 穿着用竹子做的拐杖,穿着草鞋。形容行旅之苦。
- 上翠微: 攀登至高山之上。
- 山川良是昔人非: 虽然山川景色仍然美丽如昔,但已经没有了当年的人物。
- 无心野鹤穿云去: 一只无心的野鹤飞过白云。
- 洗钵山童带月归: 一个在山上打柴的童子带着月亮下山回家。
- 醉墨旧书云老壁: 旧时写在墙上的字迹因年久而变模糊了,就像墨汁在墙上留下的痕迹一样。
- 胜游常扣赞公扉: 每次游览都会寻找赞公的家来敲门拜访。
- 老人手种堂前柏: 老人亲手种下的柏树已经长到了四十围。
译文
竹杖芒鞋上翠微,山水依旧昔人非。
无心野鹤穿云去,洗钵山童带月归。
醉墨旧书云老壁,胜游常叩赞公扉。
老人手种堂前柏,不见苍皮四十围。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老人对过去的怀旧之情和对自然的深深眷恋。诗中通过自然景象和人文情感的结合,表达了一种对时间流逝与人事变迁的感慨。首句“竹杖芒鞋上翠微”,描绘出一幅行者跋涉于崇山峻岭之中的画面,体现了旅行的辛苦与艰辛。第二句“山川良是昔人非”,则表达了时间的无情,昔日的景象虽然依旧,但人事已非。接下来的四句,诗人以“无心野鹤”、“洗钵山童”等意象,展现了大自然的自由与宁静,同时也反映了人的孤独与淡泊。最后两句“老人手种堂前柏,不见苍皮四十围”,则通过树木的成长,象征着生命的延续与岁月的积淀。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哲理,引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