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崆峒南,丁年习骑射。
每忆逐群獐,应手相枕藉。
一行吏风尘,此事更何睱。
朝来阅短幅,归兴辄命驾。
丹青知谁欤,想与二易亚。
看猿良独痴,失林还可讶。
尔躯幸无罪,尔肉鲜可炙。
毛脐竟自贼,何异狨与麝。
水草苟自足,慎勿害农稼。
恐逢曹景宗,数肋不汝赦。

跋群獐出谷图

我家崆峒南,丁年习骑射。

每忆逐群獐,应手相枕藉。

一行吏风尘,此事更何睱。

朝来阅短幅,归兴辄命驾。

丹青知谁欤,想与二易亚。

看猿良独痴,失林还可讶。

尔躯幸无罪,尔肉鲜可炙。

毛脐竟自贼,何异狨与麝。

水草苟自足,慎勿害农稼。

恐逢曹景宗,数肋不汝赦。

注释:

跋群獐出谷图(跋:记录或记事的文辞,此处指记录)

我家在崆峒以南,我年方十岁便学习骑马射箭。

每次想起追逐群鹿的情景,就会想象到它们互相压塌在一起。

我行走时,身后扬起的尘土犹如一队行伍的尘土。

这种情景让我更加怀念故乡和亲人。

早晨,我浏览了这幅画作之后,心情愉悦,于是决定回家。

画中的丹青之笔是谁的呢?我想应该是王羲之吧!

看着画中的猿猴,我感到十分痴迷。

它已经失去了自己的家园,让人感到惊讶。

它的躯体可能没有罪过,但是它的肉却可以食用呢。

它的毛被人们用来制作箭矢,这又有何区别呢?

画中还提到了水草和农田,提醒人们不要随意破坏生态环境。

如果遇到曹景宗这样强大的敌人,我们该如何应对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