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北黄河走,江南白浪浮。
人民正饥渴,官府急诛求。
处处催兵器,城城建火楼。
老吾头已白,忍死为君忧。

【注释】

遣兴:抒发情怀。四首:这里指组诗。

直北:指黄河的北方地区。走:流动。

白浪:指黄河水。

人民:指老百姓,百姓。

饥渴:形容人民生活困苦。

官府急诛求:官府紧急征讨和索取。

兵器:武器。

火楼:烽火台。

老吾头:指年老的人。

【赏析】

《遣兴四首》是唐代诗人杜甫于大历二年(767)所作。此诗写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反映了人民的疾苦,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第一首:“直北”句,写黄河之水奔腾不息,从北向南流去;“江南”句,写河水自南往北上涌,波浪翻滚。这两句是写景,但景中含情。诗人用“走”“浮”二字,生动形象地描绘出黄河奔腾汹涌、波涛滚滚的景象,表现出诗人面对黄河,胸中激荡着的忧国忧民的情感。

第二首:“人民”句,写人民正在饥饿,官府又急着征收赋税。这两句是写实。诗人用“正饥渴”三字,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了百姓们饥肠辘辘、嗷嗷待哺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民生凋敝的深切关注。

第三首:“处处”句,写到处催逼着兵器;“城城”句,写每座城池都筑起了高大的烽火楼。这两句是说,由于官府紧急征讨和索取,到处都在催逼着兵器,每座城池都筑起了高大的烽火楼,以防备敌军的袭击。这两句也是写景,但景中含情。诗人通过景物描写,表现了战乱频繁、动荡不安的战争局面,以及人民在战争面前所遭受的痛苦和苦难。

第四首:“老吾头”二句,意思是我年事已高,头发花白,但为了国家的利益,我还是忍痛忍受着死亡的威胁,为国家的安宁而忧虑。这两句是抒情,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操和崇高理想。

这首诗是杜甫在战乱纷扰、民不聊生的年代中,对国家的担忧和忧虑的真实写照。全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深沉真挚,体现了杜甫“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杜甫《奉先刘少府新画山水障歌》)的崇高政治理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