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登高不见山,乾坤混混太清寒。
旧时月色无人识,新岁梅花正好看。
多苦将军居塞北,更怜羁客在长安。
老夫欲语不忍语,倚遍危楼十二阑。
【注释】
雪后
今日登高不见山,乾坤混混太清寒。
旧时月色无人识,新岁梅花正好看。
多苦将军居塞北,更怜羁客在长安。
老夫欲语不忍语,倚遍危楼十二阑。
【赏析】
此诗作于天宝十四载(755)冬,诗人因被排挤出朝廷,流放到黔中道(今贵州、湖南一带)。这首诗写的是诗人贬官后的孤独寂寞和对往昔岁月的追忆。
首联“今日登高不见山,乾坤混混太清寒”。意思是今天登上高山却看不见山,整个天地一片混沌朦胧,显得格外清冷。诗人用“乾坤”指代天地宇宙,以“混混”形容其混浊不清,用“太清寒”来形容自己身处异地的凄冷之感。
颔联“旧时月色无人识,新岁梅花正好看”。意思是旧时的月色已不再有人欣赏,而新年的梅花正是盛开的时候。诗人用“旧时”与“新岁”对比,表达了时光流逝、物是人非的感慨。
颈联“多苦将军居塞北,更怜羁客在长安”。意思是很多有才能的武将都生活在北方边关,而我则在远离家乡的长安城。诗人用“将军”和“羁客”分别指代有才华的人和漂泊他乡的人,表达了对他们的同情和关注。
尾联“老夫欲语不忍语,倚遍危楼十二阑”。意思是我有些话想说但又不忍心说出口,只好一遍遍地倚在危楼上眺望远方。诗人用“老夫”自喻,表达了自己的孤寂和无奈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