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书不寄海天遥,两见春风换柳条。
台阁竞瞻官济济,山林谁问鬓萧萧?
月明故国人情别,花落江城客思饶。
记得旧时携手处,酒酣曾过饮虹桥。

寄王秋泉

尺书不寄海天遥,两见春风换柳条。

台阁竞瞻官济济,山林谁问鬓萧萧?

月明故国人情别,花落江城客思饶。

记得旧时携手处,酒酣曾过饮虹桥。

注释:

  1. 尺书不寄海天遥:书信不能送到大海的那边去。
  2. 两见春风换柳条:已经两次看到春风吹拂着柳树。
  3. 台阁竞瞻官济济:在朝廷里争先恐后地争相出仕。
  4. 山林谁问鬓萧萧:谁能询问你满鬓的白发。
  5. 月明故国人情别:明月照耀下的故乡使人感到别离之苦。
  6. 花落江城客思饶:落花伴随着我漂泊在江城的思念。
  7. 记得旧时携手处,酒酣曾过饮虹桥:还记得过去一起牵手走过的地方,酒醉时曾经经过饮虹桥。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写给王秋泉的一首送别诗。全诗以离别为主题,通过描写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未来的期许。
    首句“尺书不寄海天遥”,诗人用“尺书”来代表书信,表达了书信无法送达对方所在地的遗憾之情。接着,“两见春风换柳条”诗人描绘了春天到来时的景象,春风带来了新的生命和希望。
    第二句“台阁竞瞻官济济”,诗人用“台阁”和“官济济”来形容朝堂中的人才济济,竞争激烈。第三句“山林谁问鬓萧萧”则转入对友人的关心和担忧,希望友人不要因为自己的年事已高而感到孤单。
    第四、五两句“月明故国人情别”和“花落江城客思饶”,分别描绘了月光下的国家景象和自己在江城的孤独感。第六句“记得旧时携手处,酒酣曾过饮虹桥”则是回忆与友人共度的美好时光,以及在饮酒欢聚时的愉快经历。
    整首诗以离别为主题,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人物情感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怀念和不舍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望和信心,希望友谊能够长久延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