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年曾踏西湖路,巢居阁上春无数。
雪晴月白最精神,玛瑙坡前第三树。
虬枝屈铁交碧苔,疏花暖迸珍珠胎。
初疑群仙下寥廓,琼珰玉佩行瑶台。
又疑幽人在空谷,满面清霜鬓华绿。
迎风冷笑桃杏花,红紫纷纷太粗俗。
今年来看秦淮水,路隔西湖一千里。
草堂上是白云窝,夜半松风唤予起。
青山隔世无游尘,云根粉壁光如银。
长啸一声月入户,孤山处士来相亲。
江南梅花自有主,休问当年何水部。
山僧对我默无语,柏子无风堕青雨。
【注释】:
昔年曾踏西湖路:指当年曾在西湖边漫步。巢居阁上春无数:在阁楼上筑巢,享受春天的美景。
雪晴月白最精神:雪后的晴天和明亮的月光最为明亮。玛瑙坡前第三树:玛瑙坡前有一棵最美丽的树。
虬枝屈铁交碧苔:形容树枝弯曲像铁一样,与绿色的苔藓交错在一起。疏花暖迸珍珠胎:花朵稀疏而开放,就像珍珠一样。
初疑群仙下寥廓:最初怀疑是一群神仙来到了空旷的地方。琼珰玉佩行瑶台:用玉饰的项链和耳环行走在瑶台上。
又疑幽人在空谷:又怀疑是在深深的山谷中的隐者。满面清霜鬓华绿:面容满是清冷的秋霜,头发变得灰白。
迎风冷笑桃杏花:迎着风冷笑看着盛开的桃花和杏花。红紫纷纷太粗俗:红色和紫色的花太过艳丽,显得庸俗。
今年来看秦淮水:今年来到这里看秦淮河的水。路隔西湖一千里:从湖边走到远处的西湖相隔了千里。
草堂上是白云窝:草堂顶上是白色的云朵。夜半松风唤予起:晚上半夜的时候,松林里的风把我叫醒。
青山隔世无游尘:青山隔着世间,仿佛没有红尘的污染。云根粉壁光如银:云彩的根部粉刷的墙壁光亮如同白银。
长啸一声月入户:长声地啸叫时,月亮进入房间。孤山处士来相亲:孤山的隐士来和我相见。
江南梅花自有主:江南的梅花有着自己的主人。休问当年何水部:请不要问我当年是谁的水部郎官。
山僧对我默无语:山上的和尚默默无言地看着我。柏子无风堕青雨:柏子树没有风也会落下青色的雨滴。
【赏析】:
此诗是一首咏梅的诗,全诗写景抒情,借梅自况,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喜爱之情。
首联“昔年曾踏西湖路,巢居阁上春无数。”回忆自己曾经在西湖边上漫步,在阁楼上居住,享受春天的美好。这里的“巢居”指的是诗人隐居的生活状态,他选择在西湖边的阁楼上筑巢,过上了远离尘世的生活。
颔联“雪晴月白最精神,玛瑙坡前第三树。”赞美了雪花晴朗的天气和明亮的月光,以及玛瑙坡前最美丽的三棵树。这四句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景色画卷,展现了诗人对于大自然之美的热爱和欣赏。
颈联“虬枝屈铁交碧苔,疏花暖迸珍珠胎。”描绘了树枝弯曲像铁一样,绿色的苔藓和花朵散落在地上,就像是珍珠一样。这里的“虬枝屈铁交碧苔”形象地描绘出了树枝的形状和颜色,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感。
尾联“初疑群仙下寥廓,琼珰玉佩行瑶台。”“又疑幽人在空谷,满面清霜鬓华绿。”这两句诗则是诗人对于周围环境的一种想象和猜测,他怀疑是不是一群神仙降临到空旷的地方,或者是不是一个幽深的山谷中的隐者。这里的“琼珰玉佩行瑶台”和“满面清霜鬓华绿”都是对周围环境的描绘,通过这些细节,读者可以清晰地感受到诗人所生活的环境中的美好景象。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大自然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他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