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同凡卉争妍?
自与高人索笑。
他年鼎鼐调和,不改山林节操。

【注释】:

三、梅花,指梅花诗。

肯,岂敢,难道。

自与,自己。

高人,指诗人自己。

索笑,求取一笑。这里是说诗人要写出好诗来,让世人传诵。

鼎鼐调和,比喻政治清明,社会安定。

山林节操,指不慕荣利,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

【赏析】:

这是一首咏梅诗,诗人以梅花自况,表明自己虽在官场,却仍保持着高尚的气节。全诗构思精巧,立意新颖。

首句问“肯同凡卉争妍”,诗人面对百花竞放,万紫千红的春天,不禁发出“肯同”之叹。这“肯”字,是反诘的语气词,意思是:难道我甘于像那庸俗之人一样,争着和那些花朵争美吗? 这里,诗人用一个设问句,把读者的思路引向了对梅花的赞美上。诗人为何不与花争艳,而是选择独善其身呢?

次句“自与高人索笑”,诗人回答了自己的疑问。他之所以不与花争艳,是因为他有更高的追求,他有自己的志趣,他要在诗歌上有所建树,他要用自己的作品去换取人们的赞赏,而不是去迎合庸俗之人。这里的“高人”是指诗人自己,他自信他的诗作一定会受到大家的赞赏,因此才会“索笑”。

尾联“他年鼎鼐调和,不改山林节操”更是点睛之笔。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虽然身处官场,但依然保持自己的高风亮节,不会改变自己的品格。

整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哲理,寓意深远,给人以启迪。诗人以梅花自比,表达了自己坚守节操的决心和信念,这种精神品质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