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上桑,无人采,入夏绿阴深似海。行人来往得清凉,借问蚕姑无个在。
蚕姑不在在何处?闻说官司要官布。大家小家都捉去,岂许蚕姑独能住?
日间绩麻夜织机,养蚕种田俱失时。田夫奔走受鞭笞,饥苦无以供支持。
蚕姑且将官布办,桑老田荒空自叹。明朝相对泪滂沱,米粮丝税将奈何?

陌上桑

陌上无人采,绿荫深深似海。行人来往得清凉,借问蚕姑何处在?

蚕姑不在,询问官布何在?大家小家皆捉去,岂许蚕姑独能住?

日间绩麻夜织机,养蚕种田俱失时。田夫奔走受鞭笞,饥苦无以供支持。

蚕姑将官布办,桑老田荒空自叹。明朝相对泪滂沱,米粮丝税将奈何?

【注释】

  • 陌上桑:一种古代的诗歌题材,常描述农村生活和田园景象。

  • 无人采:没有人采摘的意思,表达了对田园宁静生活的向往。

  • 绿阴深似海:形容树木茂盛,形成一片浓密的绿色阴影,给人以深深的感觉。

  • 借问蚕姑:向一个名叫“蚕姑”的人询问情况,这里的蚕姑可能是一个采桑女。

  • 蚕姑不在:蚕姑不在,即没有找到蚕姑,暗示了某种困境或问题的出现。

  • 官员要官布:官员们需要大量的布料来制作官服或其他用品,这导致了农民的负担加重。

  • 养蚕种田俱失时:由于官府的征税,农民失去了种植和养殖作物的最佳时机,导致收入减少。

  • 田夫奔走受鞭笞:农民为了缴纳官府的苛捐杂税不得不外出劳作,承受着极大的压力和辛苦。

  • 米粮丝税:这里指的是税收,包括粮食税、丝绸税等,是封建社会对农民的一种沉重的经济负担。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位采桑女的故事,揭露了当时官府对农民的剥削和压迫。诗中反映了农民因缴纳官布而遭受的苦难,以及官员的不公行为。通过对比罗敷的美丽和坚强,诗人表达了对农民的同情和对公正的追求。这首诗不仅揭示了社会的黑暗面,也展现了人性的美好和坚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