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声与雅乐,今我并无弦。
尚不归莲社,谁能爱秫田。
青山栗里宅,白发义熙年。
嵇阮能逃世,终非出自然。
诗句释义
1. 郑声与雅乐,今我并无弦。
- 郑声: 指的是郑国之音乐,通常指轻浮、华而不实的音乐风格;
- 雅乐: 代表正统、庄重的音乐,常用于祭祀和重大礼仪;
- 并无弦: 意指没有弹奏或欣赏这种郑声,表明作者对华丽音乐的不屑一顾。
2. 尚不归莲社,谁能爱秫田。
- 莲社: 古代文人墨客聚集之地,象征着高洁的友谊与文化氛围;
- 秫田: 种植高粱的田地,这里可能指文学创作的场所。
- 尚不归莲社: 表示不追求名利的文人圈子,强调作者对纯粹艺术的追求;
- 谁能爱秫田: 暗示只有真正的文人才能理解和欣赏作者的艺术创作。
3. 青山栗里宅,白发义熙年。
- 青山栗里: 描述作者的居所环境优美,栗子树环绕的山景;
- 白发义熙年: 指作者已经到了晚年,头发变白,但心态依然保持着年轻时的理想和热情。
4. 嵇阮能逃世,终非出自然。
- 嵇阮: 指历史上著名的两位逃避世俗纷扰的文人,嵇康和阮籍;
- 能逃世: 表示他们能够超脱于世俗之外,不被物质利益所束缚;
- 终非出自然: 强调他们的逃离不是出于被迫,而是出自内心的选择,体现了他们对自然的热爱和追求。
译文对照
渊明:
郑声与雅乐,今我并无弦。
尚不归莲社,谁能爱秫田。
青山栗里宅,白发义熙年。
嵇阮能逃世,终非出自然。
注释:
1. 郑声与雅乐,今我并无弦。
- 郑声:指郑国的乐曲,通常指轻浮、华而不实的音乐风格;
- 雅乐:代表正统、庄重的音乐,常用于祭祀和重大礼仪;
- 我无弦:意指没有弹奏或欣赏这种郑声,表明作者对华丽音乐的不屑一顾。
2. 尚不归莲社,谁能爱秫田。
- 莲社:古代文人墨客聚集之地,象征着高洁的友谊与文化氛围;
- 秫田:种植高粱的田地,这里可能指文学创作的场所;
- 尚不归莲社:表示不追求名利的文人圈子,强调作者对纯粹艺术的追求;
- 谁能爱秫田:暗示只有真正的文人才能理解和欣赏作者的艺术创作。
3. 青山栗里宅,白发义熙年。
- 青山栗里:描述作者的居所环境优美,栗子树环绕的山景;
- 白发义熙年:指作者已经到了晚年,头发变白,但心态依然保持着年轻时的理想和热情。
4. 嵇阮能逃世,终非出自然。
- 嵇阮:指历史上著名的两位逃避世俗纷扰的文人,嵇康和阮籍;
- 能逃世:表示他们能够超脱于世俗之外,不被物质利益所束缚;
- 终非出自然:强调他们的逃离不是出于被迫,而是出自内心的选择,体现了他们对自然的热爱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