泬寥萧瑟后,霁色却怡人。
霜已千林曙,天犹十月春。
黄花蝶过晚,白苇雁衔新。
野性自夷旷,非关绝世尘。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语言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求对诗歌的内容、背景、作者等有一个深入的了解,然后结合题目中给出的注解,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和理解。此诗的注释如下:

(1)“霁色”指雨后天晴的天色。“怡人”即令人心旷神怡。

(2)“霜已千林曙”,“霜”指降雪,“曙”指天刚放亮,说明下雪后太阳出来了。

(3)“野性自夷旷”,指诗人的性情自然率真、旷达超俗。

(4)“非关绝世尘”,意谓不追求与世俗之人交往。

【译文】

萧瑟的秋末冬初过后,晴朗的天空使人心情舒畅。

霜雪已把树林覆盖,但天边却还挂着十月的春光。

黄花蝶飞来晚,白苇雁衔去新。

野外的生活自然率真,不与世俗之人往来。

赏析:

这是一首写初冬景色和情趣的小诗。首句“泬寥萧瑟后”,点明季节为初冬;次句“霁色却怡人”,则表明天空放晴之后,天气变得爽朗舒适。三、四两句描绘了一幅色彩斑斓的画面:白雪皑皑的树林在阳光照耀下熠熠生辉,而天边的云彩也染上了一抹淡淡的秋色,给人以恬静之感。五、六句描写了两种不同的景物:一种是黄色的蝴蝶翩翩起舞,另一种是成群的大雁从空中掠过,它们或停或飞,都显得那么悠闲自在。最后两句写诗人自己的心情和态度:他喜欢这种自由自在的生活,并不想与世俗之人交往。这表现了他超然物外、不慕荣利的品格。全诗语言清新,意境优美。

【答案】

译文:

秋末冬初过后,天空放晴,令人心旷神怡。

霜雪覆盖着树林,但天边却还挂着十月的春光。

黄蝶飞舞在花丛中,大雁飞过蓝天白云间。

野外生活自然率真,不与世俗之人往来。

赏析:

此诗描写初冬时节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首句点明时间在初冬,次句描绘了天空放晴的情景,使人感到舒适愉快。接下来的诗句描绘了雪后树林和天边云彩的美丽画面,使读者仿佛置身于其中,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最后两句诗人表达了自己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超脱世俗的生活态度。全诗语言清新,意境优美,是一首优秀的小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