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生文采赵公子,四海声名仇使君。
弹琴不作《广陵散》,焚香遥驻博山云。
玉署春来莺漫语,繻衣人去雁空闻。
龙蛇两纸光如玉,即是安西与右军。

诗句释义与译文:

  • 三生文采赵公子,四海声名仇使君。

  • “三生”在这里可能指代前世今生,意指诗人与赵公子的深厚关系和美好的回忆。

  • “文采”指的是才华或文辞的光彩,而“赵公子”则是对某位名叫赵的公子的尊称。

  • “四海声名”则形容仇使君(即仇士良)的名声传遍了整个天下。

  • 弹琴不作《广陵散》,焚香遥驻博山云。

  • “《广陵散》”是古代一种著名的琵琶曲,这里可能用来形容仇使君的音乐才艺非凡。

  • “弹琴”表明仇使君善于音乐,但此处选择不弹奏而是作其他事情。

  • “广陵散”和“博山云”均出自神话故事中神仙的居所,可能寓意仇使君超然物外,不为尘世所累。

  • 玉署春来莺漫语,繻衣人去雁空闻。

  • “玉署”通常指官府或官府所在的建筑,这里可能是说春天来临,官署之中鸟儿鸣叫。

  • “繻衣”指的是身穿丝绸制成的衣服,这里可能是描述一个身着官服的人物离去的场景。

  • “雁空闻”则意味着随着人物的离开,只能听到大雁的叫声在空中回荡。

  • 龙蛇两纸光如玉,即是安西与右军。

  • “龙蛇两纸”指的是书写工具上的墨迹,龙腾蛇舞般的笔触如同玉石般光滑细腻。

  • “安西”和“右军”分别是唐朝的两位著名文人,李白曾称赞王维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而这里的“安西”和“右军”则暗指这两位文人的艺术成就。

赏析: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与两位友人之间深厚的友谊。赵公子与仇使君的名声远播四海,而他们的才华和风采则在诗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诗人通过描绘春天官署中鸟儿的歌唱、离别时的雁鸣以及书写时的龙蛇笔迹,巧妙地表达了对这两位朋友的赞美之情。同时,诗中的典故“广陵散”、“博山云”等也增添了诗意和深度。整体而言,这首诗以其优美的语言和深情的表达,展示了友情的美好和诗人对艺术的热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