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宿春城宿雾低,阅人老眼似层梯。
功名愧我蝇钻纸,文采怜君玉在泥。
蜀道连云春系马,巴山踏月夜闻鸡。
赠言知笑瀛洲客,冷落梅花日又西。

次元复初韵送虞伯生代祠江渎二首 其一

文矩(元代)

成均十载宛遗经,未识沙墩长短亭。
旌旆晓霞穿化日,文章秋月映华星。
鸟鸣春昼岷江白,鹘没天低陇树青。
四海车书今混一,摩挲剑阁忆英名。

诗句解释与赏析

  1. 成均十载宛遗经
  • “成均”在古代是指太学,是培养官员和文化学者的地方。“十载”表示十年的时间。“宛遗经”意味着在这十年中,虞伯生可能专心研习和传授经典,无暇他顾。
  1. 未识沙墩长短亭
  • 此句描绘了虞伯生虽在学术上有所成就,却未能深入了解地方的具体情形,如“沙墩长短亭”。这反映了他的学问虽广博却不够深入。
  1. 旌旆晓霞穿化日
  • 这里用“旌旆”(即旗幡)来象征朝廷的高官或重要人物。“晓霞”形容早晨的云霞,常用以喻指清晨。“穿化日”形象地描绘了这些高官在清晨时分巡视的场景,显示其勤政爱民的品质。
  1. 文章秋月映华星
  • 此句通过对比“文章”和“秋月”、“华星”,表达了文学艺术与自然美景相结合的美好景象。同时也暗示虞伯生的作品如同秋月般皎洁,华星般璀璨。
  1. 鸟鸣春昼岷江白
  • 这句描述了春天阳光下岷江的景色,鸟鸣声声,给人以清新之感。“白”字用来形容江水在春天阳光的照射下显得格外清澈透明。
  1. 鹘没天低陇树青
  • “鹘没”指的是鹘鸟坠落,这里用以形容山势陡峭、林木葱郁的景象。“天低”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险峻的自然之美。
  1. 四海车书今混一
  • “四海车书”意指全国统一。“混一”表示完全统一。此句表达的是虞伯生的抱负——希望国家能够实现和平统一,国泰民安。
  1. 摩挲剑阁忆英名
  • “摩挲”意为轻轻抚摸,此处比喻对历史的怀念和感慨。“剑阁”是中国的一个地名,历史上有许多著名的故事和英雄事迹发生在这里。“英名”则是指那些英勇无畏、为国为民的英雄人物。

译文

文矩(元代)

在成都学习了十年,但未曾真正了解地方的实际情况,就像没有见到过沙墩的长短亭。清晨旗幡飘扬,犹如朝霞穿透日光,虞伯生的文章如秋月照耀着星辰,美丽而明亮。春天阳光下的岷江水波清澈,鸟儿鸣叫声此起彼伏。山势陡峭如鹘击坠地,天边树木苍翠欲滴。如今四海之内实现了统一,我们应当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统一,同时不要忘记那些为国家付出生命的英雄们。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