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皇昔仗钺,泛扫开八垠。
兹方迩彭濮,同气皆吾人。
祥曦洞幽闇,化雨清炎氛。
哀尔穷发黔,煦以天地春。
魋卉袭冠带,鸟语同书文。
迩来六十载,含哺知尊亲。
人心异禽犊,适性非难驯。
吾闻古王政,不以土役民。
季世乃夸夺,畦町逾纷纷。
七纵昧柔远,降女伤王尊。
吾元有至德,万古钦皇仁。

【题解】

这是一首题写于庆学庙壁的诗,诗人借题抒怀,表达了自己对国家政治理想和社会理想的追求。

【注释】

  1. 世皇:指秦始皇。仗钺(yuè):持戟指挥军队。泛扫:指平定四方。八垠:八方边陲。迩:近。彭濮:山名。同气:犹言“同胞”。吾人:我们这些人。
  2. 祥曦:吉祥的晨曦。洞幽闇:穿透昏暗。化雨:春雨,这里指教化之雨。清炎氛:清除邪气、热气。
  3. 哀尔:可怜你们。穷发:头发稀疏貌。黔,黑色。煦(xù)以:用……温暖,这里指使……受到温暖。天地春:大自然充满生机和希望。
  4. 魋卉:指椎形树木。袭冠带:戴上冠带,指穿上官服。鸟语:形容语言优美动听。书文:书写文章。
  5. 迩来:近来。六十载:六十年。含哺:口中哺养。知尊亲:懂得尊敬父母。
  6. 人心异禽犊:人的心性与小鸡、牛犊不同。禽犊:小鸡、牛犊。适性:顺其自然。非难驯:不难以教化。
  7. 吾闻古王政:我听说古代帝王的治国之道。不以土役民:不会强迫百姓去开垦土地。季世:末世。夸夺:强行夺取。畦町(qídìng):纵横交错的田界。逾纷纷:越来越乱。
  8. 七纵:多次征讨。昧柔远:不知安抚边远地区。降女:投降的女子。伤王尊:伤害了国王的尊严。
  9. 吾元有至德:我们的先祖有最高的道德。万古钦皇仁:永远赞美皇帝的仁爱。钦:敬仰,崇尚。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庆学庙壁上题写的。诗中抒发的是作者对国家政治理想和社会理想的追求。
    首联“世皇昔仗钺,泛扫开八垠。”意思是说秦皇当年手执大旗,率领大军,横扫千军如卷席。“泛扫”一词极言其势之大,气势之盛。这两句既点出了时间地点,又写出了秦皇当年的赫赫战功,为下文作铺垫。
    颔联“兹方迩彭濮,同气皆吾人。”意思是我们现在正处在彭、濮一带,都是我们共同的人。这里的“同气”,指同胞兄弟;而“彭濮”,则是指战国时期秦国的北部边疆地区,即今陕西东部的黄陵县一带。诗人以“迩”字来形容自己所处的位置,表明自己与彭、濮一带的人们有着密切的关系,他们的命运与自己的息息相关。这一联通过描绘自己的地理位置和所处的时代背景,进一步突出了自己的身份地位以及与周围人们之间的紧密联系。
    颈联“祥曦洞幽闇,化雨清炎氛。”意思是吉祥的晨光穿透了黑暗的角落,春雨带来了清新的气息,消除了污浊之气。这里用“祥曦”、“幽闇”、“化雨”三组意象,分别描绘了清晨、黑夜和春雨的不同情景,形象地表达了自然景象的变化和带来的美好影响。这一联通过描绘自然景象的变化及其带来的积极意义,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和谐社会的追求和向往。
    尾联“哀尔穷发黔,煦以天地春。”意思是可怜你们这些居住在偏远地区的人们,用温暖的春风来滋润你们的大地吧!这里的“哀尔”,是怜悯的意思;“穷发黔”,则是指偏远地区的人们生活困苦、贫穷落后的状态。诗人通过这一联表达了对那些生活在偏远地区的人们的同情和关怀之情,同时也暗示了自己对这些地区的关心和期待。
    整首诗通过对秦始皇时代的描述以及对当前形势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和谐社会的向往和对国家政治理念的追求。同时,诗人还通过描绘自然景象的变化及其带来的积极影响,进一步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画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