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遇中秋,近初更气爽,风定云散。虚空露降,阐万里晴天,显青玉案。举头瞻海岸,涌出金盘烂烂。不特门门焕。人人共喜,贫富总争看。谁能晓悟清辉,这银蟾里面,深隐阳算。
星稀宿罕。使鹊为飞去,与离为伴。一轮圆又满。正当午、恰分子半。放光明灿。庵前召我冲霄汉。

【注释】

①阐万里晴天:指月色皎洁。阐,明亮的样子。②金盘烂烂:形容月亮明亮如盘。③清辉:明月之光,指月亮的光辉。④银蟾:指月亮。⑤星稀宿罕:星光稀疏。⑥恰分子半:正好过了半夜时分。⑦庵前召我冲霄汉:指月亮在庵前发出光芒,照亮天空。⑧庵:佛寺。

【译文】

遭遇中秋佳节,初更时分天气清爽,风停云散。月中露水降落,照亮万里晴朗的天空,月光照耀着青玉案。抬头仰望海边,涌出一轮圆月,光彩灿烂。不仅仅是门户辉煌,人人争先恐后观赏。谁能理解明月之光的奥秘,这银蟾里面藏着阳算。

星星稀少,月亮高悬,鹊鸟因它而飞去,与它为伴。一轮月亮又满又圆,正当午时、正过半夜时分。放出光明璀璨。庵前召唤我冲上霄汉。

【赏析】

《月中仙》是一首咏月诗,作者通过描写“中秋”时节的月夜情景,表现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全诗以月亮为中心,通过对月亮的各种描写表现了诗人对月亮的喜爱之情。

首句写中秋之夜,天高气爽,清风朗月,使人心旷神怡。接着描绘出月亮的光辉,月光照耀着青玉案,使之更加美丽。然后诗人抬头仰望海边,看到了一轮圆月,光彩夺目,令人惊叹不已。最后诗人用“清辉”一词,进一步强调了月亮的美丽和神奇。

第二句则从另一个侧面来描写月亮的美好。诗人看到星星稀少,月亮高悬,鹊鸟因它而飞去,与它为伴。这一景象使读者感受到了月亮的神秘和魅力。

第三句则进一步描绘了月亮的圆满和明亮。月亮既圆又满,正当午时,正好过了半夜时分,它发出了光明璀璨的光芒,照亮了整个世界。这一景象使人想起了古人对月亮的赞美之词:“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最后一节则是对月亮的赞颂之词。诗人用“庵前召我冲霄汉”来形容月亮的美丽和神奇。月亮在庵前发出光芒,照亮了天空,使人们感到无比的震撼和敬畏。这一景象使人想起了古人对月亮的敬畏之心:“月照寒江雪照窗,嫦娥奔月影成双。”

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月亮的各种描写,展现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同时,它也反映了古代人民对月亮的信仰和崇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