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索已秋色,空蒙欲暮天。
平芜荒树外,疏柳断桥边。
山暝残云合,波停碎月圆。
眼前森万境,忽忽暗雕年。
注释:
秋晚杂兴十二首:这是杜甫晚年写的一组诗,共十二首。
萧索已秋色:萧瑟,形容萧条冷落的景象。已,已经。
空蒙欲暮天:朦胧的天空,仿佛是黄昏时分的景色。
平芜荒树外:平坦的田野和荒芜的树木之间。
疏柳断桥边:稀疏的柳树,断掉的桥梁边上。
山暝残云合:傍晚的时候,山中云雾逐渐散去。
波停碎月圆:水面上,月亮像碎玉一样破碎地倒映在水里。
森万境:繁茂的境界,指各种事物。
忽忽暗雕年:恍惚间,似乎觉得又度过了一年的时间,但实际却感觉时光过得很慢,有一种被岁月侵蚀的感觉。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晚年的作品,反映了他在晚年时对生活的感受和思考。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他对生活、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诗人描述了秋天的景色,用“萧索已秋色”来形容秋天的萧瑟和冷清,给人一种孤独和寂寞的感觉。接着,诗人描绘了天空的变化,从“空蒙欲暮天”到“山暝残云合”,展现了日落西山的景象,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
诗人转向对大自然的描绘,通过“平芜荒树外”、“疏柳断桥边”等词句,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荒凉。这种对比更加突出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思考。
诗人还通过对月亮的描述,表达了他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在“波停碎月圆”中,诗人描绘了月亮的形状,而“残云合”则暗示了夜晚即将结束,月亮即将升起。这种描述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转和生命的短暂。
诗人通过总结性的句子“眼前森万境,忽忽暗雕年”,表达出他对生活、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他感叹自己身处繁华的世界,却感到内心的空虚和迷茫。这种情感让人深感他的无奈和悲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