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上寒窗面绿漪,孤踪漂泊渺天涯。
愁听火令抛长檠,醉折花筹记小诗。
莺语难寻春去处,乡心偏等梦回时。
文章满腹知何用,落得奔波两鬓丝。

杂兴

溪上寒窗面绿漪,孤踪漂泊渺天涯。

愁听火令抛长檠,醉折花筹记小诗。

莺语难寻春去处,乡心偏等梦回时。

文章满腹知何用,落得奔波两鬓丝。

译文:
在溪边的小屋里,我面对着窗户上的绿色波纹。我的孤苦身影在茫茫人海中漂泊不定。
听到火令声,我不禁想起了那漫长的夜读书时间,我拿起笔写下了一些诗词歌赋。
听着莺鸟的叫声,我无法找到春天的踪迹,只能把心思寄托在梦中。
满腹文章,不知如何运用,只能在岁月的流逝中,感受到自己的白发悄然增多。

注释:

  1. 杂兴:即随兴所至之作。
  2. 溪上:指诗人居所附近溪水边。
  3. 寒窗:冬日里冰冷的窗户。
  4. 孤踪漂泊:形容孤独无依地四处流浪。
  5. 火令:古代计时工具,燃火计时的工具。
  6. 长檠(qíng):古代夜间照明用的灯,通常较长。
  7. 醉折花筹:指饮酒作乐后,随手折断花枝当酒筹使用。
  8. 莺语:黄莺的鸣叫声。
  9. 春去:指春天已经过去。
  10. 乡心: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11. 文章:文学才华或学问。
  12. 何用:有什么用处。
  13. 落得:结果。
  14. 奔波:四处奔走。
  15. 两鬓丝:指头发变白。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表达作者对人生无常、岁月流逝的感概。首句”溪上寒窗面绿漪”描绘了一个宁静而孤独的场景,寒窗前流水潺潺,给人一种冷清的感觉。”孤踪漂泊渺天涯”则表达了作者对人生道路的迷茫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第二句”愁听火令抛长檠”描绘了作者在深夜读书的情景,但心中却充满了愁绪。第三句”醉折花筹记小诗”则反映了作者在酒精的麻醉下,试图通过写诗来忘却忧愁。然而,这些努力并不能改变他的命运。
    接下来的几句,诗人以莺语、春去、乡心、文章等意象,表达了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最后两句”文章满腹知何用,落得奔波两鬓丝”更是直接点明了人生的无奈和悲哀。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开阔,通过对日常生活的描绘,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