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从此去不踌躇,渺渺寒波接碧芜。
想逐风帆归阆苑,又传云驭赴遮须。
此生岁月随泡影,末路功名等雉卢。
归向西窗听幽弄,一樽浊酒对提壶。

诗句释义:

  1. 春从此去不踌躇:春天即将离去,没有犹豫。
  2. 渺渺寒波接碧芜:远处的寒冷波浪与碧绿的草丛相接。
  3. 想逐风帆归阆苑:想要像风帆一般返回阆苑。
  4. 又传云驭赴遮须:又听说有像云一样的驾驭可以前往遮须。
  5. 此生岁月随泡影:这一生的岁月如同泡影般虚幻不定。
  6. 末路功名等雉卢:在人生旅途的尽头,功名利禄如同雉和卢一样微不足道。
  7. 归向西窗听幽弄:回到西窗边聆听那些幽静的声响。
  8. 一樽浊酒对提壶:端起一樽浑浊的酒来对着酒壶品尝。

译文:

随着春天的离去,我无感地继续前行,远方的寒冷波浪轻轻触碰着碧绿的草地。
我想乘着风的帆船回到阆苑,又听说有像云一样的驾驭可以通往遮须。
这一生的时光如同泡影一般短暂,而在人生的尽头,功名利禄变得如此微不足道。
回到了西边窗户旁,静静地听着那悠扬的声响,我端起一樽浑浊的酒对着酒壶品尝。

赏析:

这首诗以送春为题,表达了作者对春天流逝的感慨以及对人生无常、名利看轻的深刻体悟。首句“春从此去不踌躇”直接点明主题——春日不再,诗人对此既无留恋也无遗憾,态度从容不迫。接下来,通过对寒波与碧芜、云驭与遮须的描绘,将季节的变迁和自然的美融入了画面之中,同时也反映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情感状态。诗中还通过对比“此生岁月”与“末路功名”,展现了诗人对于生命价值的思考,即追求的是内心的平静与自在,而非外在的成就与名望。最后一句“归向西窗听幽弄,一樽浊酒对提壶”,则巧妙地运用了视觉与听觉的双重体验,使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静谧而充满诗意的场景之中,感受到一种独特的审美愉悦。整体而言,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充满哲理与美感的作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